造成猝死的三大原因:熬夜、酗酒和不良情绪,你中了几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晋良。

一个有些吓人的数据: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其中43%的年龄在40岁以下。

而造成猝死的三大原因是:熬夜、酗酒和不良情绪。

结合最近接二连三年轻人猝死的新闻,有同事因胸闷吓得立马去心内科挂号,也有同事拿出了推销项目的劲头,热情在工作群给大家安利心梗急救药。

虽然平日大大咧咧,但这届年轻人怕起死来,是认真的。

不过说真的,熬夜、酗酒的问题好解决,是生活习惯的事儿。但情绪,真的不好消化。

工作压力大,朋友圈单一,缺乏亲密关系,抗挫折能力差……种种原因,都使得打工人容易陷入不良情绪,甚至极端情绪。

作为曾经的“重度焦虑患者”,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解救自己。

效果谈不上有多成功,但也确实找到了一些管用办法。

接下来,我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各位。

剔除“非理性执念”

人为何会失去控制焦虑的平衡?

究其原因,“过于自我”是罪魁祸首。

周国平在《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书中,揭示了何为自我:

(1) 重要感,凡是我的东西都特别重要;

(2) 优越感,凡是和我有关的都要超越别人;

(3) 主宰感,希望别人都能听命于我;

这三种感觉,就是自我为中心的本质。

当我们在承受焦虑时,一旦过于在意自身感受,想法就容易挣脱理性的束缚,从而产生:

  • 我必须要xxx!

  • 如果不xxx我就完了!

  • 万一xxx我可怎么办啊?

这些“非理性执念”没有逻辑,也站不住脚,纯粹就是我们给自己找麻烦。

当焦虑情绪出现,我会在心里质问自己:

追求完美有啥用,有人给颁奖么?

没有。

得到别人赞许有啥用?我是为了别人而活么?

不是,我为自己而活。

整天有危机意识有啥用?你是CEO么?

不是,我是打工人。

虽然质问过程很扎心,但确实能让自己清醒。

不执着于自我,从理性角度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平凡,你才能找回平衡。

找到“情绪定锚”

我们常有种幻觉,认为自己整天都在焦虑。

其实不然。

每个人焦虑的开端,都是由内心中的“情绪定锚”所导致。

它是指,人们由于受到外在环境或事件的刺激,从而触发内在情绪的一种连锁反应。

就像我在夜深人静时,很容易触景生情,各种感慨,各种抱怨命运的不公,焦虑情绪瞬间爆棚。

晚上闲的没事,焦虑情绪容易爆发,是我的“情绪定锚”。

想解决问题,就让自己忙起来。

例如晚上,我会给自己安排一些事,宁可听歌、听书、打游戏,和朋友聊天、闲扯、吹牛皮、也不让自己闲着。

没空触景生情,就抑制了焦虑来源。

如果你是因在外打拼,晚上回家看到空荡的屋子,产生焦虑。

就把家稍微布置一下,让它温馨些,再养一只喵星人或者汪星人,让内心有份寄托。

如果你是因发工资,结果钱到手还没捂热乎,各种费用一交就不剩啥,而焦虑。

那就多赚钱,多攒钱,降低集中付款的密度,把一些小的费用提前交齐。这样在工资到账那天,多些余额,自己就少份焦虑。

总之,改变“情绪定锚”的秘诀,就是遏制一些特定情况的产生。当你把这种方式变成习惯,就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开始“自我接纳”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焦虑》书中,提出了名为“无条件自我接纳”方法。

当我们感受到焦虑,就像读咒语那样,在心中默念:

“我是有目标、有选择的人,我和其他人一样,不管我表现如何,别人是否认可我,我都会选择无条件接受自己。”

“我喜欢获得成功,但我的价值并不是由自己的成就,或他人的认可决定的,我的价值,只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择活在这个世上,那就要活下去,少点焦虑与痛苦,多一些快乐。”

默念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不同稍作修改,而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

在短时间内,用高频的自我暗示,对冲焦虑情绪的影响,从而让内心归于平静。

这就好比是,你在电影院看恐怖片,最恐怖阶段,身旁座位的人,手机突然响了,铃声是《好运来》: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听到这股喜庆劲,你就不害怕了。

对焦虑,也是如此。

提升信息输入门槛

除了我们自身,爆炸式的网络信息,也是焦虑来源。

就像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裸辞,之后她整天刷短视频、微博、小红书。熬了一个月,别的啥也没干。

她以为在网上冲浪能放松,却越刷越焦虑。

信息的过度输入,会让我们内心失去界限感。

仿佛世界上所有事,都和我们有关。

就像网上常见的站队、抬杠、开撕,大家都在花着最贵时间,操着最没用的心,干着最没价值的事。

解决这个问题,我推荐3+3+3原则。

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但每天只能看三个领域。

例如我们的爱好、自己想拓展的技能、或者是明星八卦等等。

每个领域,每天只看三次,每次获取信息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这个原则的逻辑,就是利用次数限制,增加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门槛,间接过滤掉垃圾信息。

刷到内容时思考,看这个到底值不值?

如果真是高价值内容,甭说看三分钟,你就算看三小时也行。

若没啥价值,就关了吧。

尝试动态冥想

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书中提到:

人在大脑疲劳度较轻时,对焦虑情绪具备约束力。一旦大脑因为工作消耗而变得疲劳不堪,就容易让焦虑失控。

缓解大脑疲劳,我们可以尝试“动态冥想”。

这是耶鲁大学精神医学系教授拉夫尔·格罗夫提出的理念,并已经在谷歌公司,员工研修“SIY”课程中得以实践。

首先是步行冥想,在我们走路时,有意识去感受手脚肌肉及关节的变化,和脚趾接触地面的感觉。

然后是坐姿冥想,当我们坐在工位上,闭上双眼,从后向前慢慢转动肩膀,用心感受肌肉和关节的变化。

最后,再衔接“正念呼吸”法,还是坐在椅子上,闭上双眼将腰部挺直。用心感受脚底与地板、屁股和椅子、手和大腿接触的感觉。

之后闭上嘴,专注用鼻孔呼吸,缓慢吸一口气,感受空气从鼻孔流入肺部的感觉。再从肺部,把吸入的空气缓缓呼出。

如此反复数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这三种方式,都是通过身体动作,将注意力从大脑转移到肉体层面。这样就能暂时清空大脑,减轻思维疲劳,从而帮助我们控制焦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同样受到焦虑困扰的你,有所帮助。

点个在看吧,如果你也觉得有用的话。

参考来源:

《控制焦虑》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

《多向思考者》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作者:济群法师&周国平

《高效休息法》作者:久贺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