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才能活得不纠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作者:Susan Kuang。

 1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教皇问及米开朗基罗,他成为天才的奥秘在哪里,尤其是他如何雕刻出来大卫雕像。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无独有偶,我曾经在Coursera上, 学过一个课程叫做Universal Principle of Design,讲师Jill Butler提到了相同的理念,她认为,所有伟大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体现了progressive subtraction(逐步做减法)的设计原理:

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会花时间来识别出那些没有多大价值的功能和特性,然后将这些功能去掉,与此同时强化那些有价值的功能和特性,把这些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做到极致。

这两个故事听上去很简单,但它们却揭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深刻道理—— 我们只能通过剔除和淘汰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来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

说实在的,如果真的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内心便会少了很多困惑,因为困惑通常都是来源于对确定性的执着,我们总想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是确定的,人生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的智慧并不体现在知道什么是“对”的,而在于甄别什么是“错”的,然后将其剔除。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一定是那些能够坦然接受不确定性,并懂得如何逐步做减法的人。

不过,这里的关键词并不仅仅是“做减法”,而是“如何做减法”,因为想要做减法,我们就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评判标准,来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没那么重要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在内心有了答案之后,敢于放弃和淘汰,然后专注于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这就是所谓的“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主张只做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它要求我们能够辨别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然后剔除一切不重要的事物,只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花的事情上。

值得说明的是,所有精要主义者,其实都是从非精要主义者一步步成长过来的,因为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而且我们通常都需要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才会真正懂得精要主义的价值与意义。

 2

想要训练自己成为精要主义者,我们就得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我发现,大部分时候人们是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的,除非人生中发生了某个特殊事件,比如遇到了突如而来的意外,遭受了重大挫折,或者遇到两难困境等等,导致原有价值体系发生崩塌。

我称这些时刻为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人们通常会对自己的某些信念和价值观产生质疑,并开始向内反思。

这些时刻也许是非常痛苦的,但同时也是极其宝贵的,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关键时刻,我们就能深刻地明白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并依此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事实上,我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关键时刻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经历过很多次艰难的关键时刻,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正是这一次次的自我反思,让我学会了直面自己的虚荣、脆弱和恐惧。我发现,只有战胜它们,我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关键时刻,是一次严重的人际关系危机。那个时候,我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巅峰期,我创办的社交组织非常成功,这让我变得小有名气,甚至有些自我膨胀。

然而,当时的我还并不了解人际关系复杂的一面,所以面对突如而来的指责和“背叛”,我完全不知所措。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些让我引以为豪的关系和人脉竟然是如此的脆弱。

尽管令我很伤心,但这件事情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觉悟:我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再把精力浪费在这些脆弱的人际关系上,而是要投入到稳定不变的、我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于是,我选择退出自己一手创办的社交组织,开始拒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交,并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自己身上。我开始读书、思考和写作,并开启了自己的自媒体之路。现在回头来看,当初若不是那次人际关系上的危机,我可能不会意识到自我投资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当时的这种转变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你认识谁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你是谁才是最重要的。

我遇到的第二个关键时刻是我在自媒体道路上经历的一次严重失误——我曾经在认证微信公众号的时候,错误地把公众号名字“Susan Kuang”换成了公司的名字“XXX有限公司”。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错误,所以我当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个人品牌,以公司的名字继续运营,要么放弃积累了一年的粉丝,从零开始。我心里很清楚,个人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是我却无法舍弃辛苦经营了一年才积累的粉丝。

这个时候,我问自己:“粉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很快就意识到,其实最为重要的不是粉丝,而是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思想,大家是因为喜欢这些内容才选择关注我的,所以只要有好的内容,就算是重新开始,有认同感的人还是会重新被聚集起来的。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重新开始。不仅如此,我还放弃了在运营上的投入,放弃了日更,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内容的创作上,只发原创内容。

我遇到的第三个关键时刻是我思考是否要彻底离开职场,成为独立创业者的那几天。我不得不承认,当初提出辞职有一部分冲动的因素——因为我不认同公司的某些做法,所以那时的我完全没有做好离开职场的心理准备。

尽管我当时有足够的积蓄,不存在直接的经济压力,但是突然间失去稳定的收入和医疗保险让我变得脆弱和恐惧。我特别害怕自己会突然患上绝症,然后没有足够的钱去医治。

就在我开始犹豫是否真的要坚持这个决定的时候,闺蜜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钱治,那就不治了呗。” 这也许仅仅是她的一句玩笑话,但这句话却让我从死亡的恐惧中走了出来。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真正可怕的其实不是死亡——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而是当死亡来临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竟然从未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

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没有遗憾地活着。从那之后,我便开始拒绝为他人而活,拒绝被主流价值观绑架,并把“没有遗憾”定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就这样,我成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并且提前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遇到的第四个关键时刻可以说是我迄今为止最痛苦的一次经历。那一次,我真的以为我会“失去”妈妈,失去这个给我带来过如此多欢乐与爱的幸福之家。庆幸的是,在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磨难之后,我们又重新拥有了曾经的一切。

这种失而复得的幸运,让我们对如今拥有的一切都倍感珍惜,也让我深刻意识到,父母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决定不再把陪伴父母这件事情推到未来,而是现在就要去做。

于是,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陪伴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即便之后,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我还是得与他们分开,但是我每天都会花时间和他们电话聊天,每个季度都会回家看他们,让他们感觉女儿一直就在身边。

3

不得不说,在我整个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关键问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潜伏在我身边的智者,每当我迷茫的时候,它总能跳出来,给我方向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确定了自己的重要人生原则和个人价值观:

向死而生,不留遗憾,问心无愧。

不执着于掌控不了的东西,把主要精力投入在那些自己永远都不会失去,别人永远都拿不走的东西上。

和时间做朋友,真正的优势与实力一定来源于那些必须花足够多时间才能获得的能力。

“不留遗憾、问心无愧”可以说是我的至高人生准则。我知道,我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办法决定自己不会离开,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离开,我都是没有遗憾的,都是问心无愧的。所以,当我以向死而生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决定和选择时,答案自然也就明了了。

正是因为明确了后面两个原则,我才会很少为名利所累,也从来不投机取巧或者总想追求速成,而是可以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地每天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迈一小步。在我看来,这些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小小的进步,只要有足够多的累积,那么它们终有一天会让我拥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我最喜欢的作者Mark Mason在《重塑幸福》中说到:“自我完善”的意义在于优先选择更好的价值观,以及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假如我们选择了好的价值观,我们就能够专注于那些更好、更重要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和成功。

的确如此。自我完善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价值观的完善,而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当你面对两难困境的时候,你真正面对的实际上是价值观上的选择,你最终的选择代表了你价值观。

最后,回到文章的主题:如何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住你人生中的每一次艰难时刻,把它看成是一次自我反思和完善价值观的机会,直面内心的感受,然后问问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并勇敢地跟随它去做选择时,你便完成了一次自我重塑,也就能因此成为了一个更真实、更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