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发财金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吃过宝塔糖的人,都明白什么是甜蜜的代价。

在经受这个螺旋三角形物体的洗礼之前,没人会想到噩梦这种抽象概念,可以被精确解释为某个几何图形。

“那是我第一次对糖感到恐惧,吃完之后的画面历历在目,直到现在我看见它的图片都会习惯性反胃。”

       

任何把它误判成糖的孩子都曾亲身经历过物种的多样性,完美补充了动物世界里没有的知识点。

人类显然仍处于食物链的循环之中。

以前觉得这就是冰淇淋

它所带来的体验相当明确,又难以描述,使用者将会收获人生中第一次沉浸式超现实体验。

伴随着身体中后偏下部位一阵瘙痒,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试探着钻出来,像蚯蚓,又像鸭肠。

大概就长这样

糖衣是一种被迫的伪装,宝塔糖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驱虫。

效果很可靠,对字面意思的解读也足够诚恳,只负责把虫驱出来,死活就不归它管了。

要知道,吃了宝塔糖之后排出的蛔虫基本没死,只是昏迷了。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为了吃这种糖我天天装肚子疼,吃过几次之后就后悔了,这就是裹着糖衣的核弹。

在互联网上搜索任何与它相关的信息,你都能观赏到堪比禁片的剧情体验。

“至今它都是我的童年阴影,吃宝塔糖拉出来的活蛔虫几十厘米长,当时以为把肠子拉出来了。”

“我拉出来过两堆虫,吓得一个星期没敢蹲厕所,自此之后我对所有软体东西都很怕,再也没吃过豆芽和金针菇。”

有过这种经历的小朋友都知道,可怕的不是拉出蛔虫,而是便秘的时候拉出蛔虫。

作为一种早期驱虫药,宝塔糖会把肚子里的蛔虫麻痹,然后随着人体清理内存的时候一起排出。由于蛔虫的体型修长,有时并不那么顺利,吊着半截的情况经常发生。

这就体现出了属于时代的人文关怀,一个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摆在眼前,很多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成了手握过蛔虫的战士。

“那时候我妈拿火钳把它夹出来,太可怕了,三四岁的事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

既然它的功效是麻痹,自然会有时间限制。

这可能也是它最令人迷惑的地方了,尤其是在它所带来的这场离别中,小肠里的那位客人很可能会苏醒过来,然后左右拍拍你的屁股,礼貌地跟你告别。

       

有些缘分未尽的,还会单方面继续跟我们增进感情。

“吃了宝塔糖后上厕所,蛔虫出来了一小半就卡在那里不动,我蹲了半个小时,然后那个蛔虫缩回去了。”

我至今都怀疑《铁线虫入侵》的灵感跟这种糖有关

对于蛔虫来说,宝塔糖是逐客令,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分明是人生的第一次梦魇。

尽管它在几十年前就融合了潮流糖果色,却隐藏了某种时代的眼泪。

       

一位匿名的知乎网友在描述这些经历时,就始终抱着一种慎终追远的态度:

“蛔虫给我的阴影太大了,到了初中我开始寄宿,在学校里面住没有家人的陪伴,半夜只能一边夹紧屁股一边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来。”

第一次脱离家庭的庇护时,是宝塔糖,教会了他坚强。

       

相比于驱虫,让人直面恐惧才是宝塔糖的真正功能,在它的帮助下,那些cult片已经很难催动肾上腺素分泌。

毕竟拉出来个活物都只是小事,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直到今天一些驱虫药的说明书上都明确写着,有一定几率口吐蛔虫。

       

很难说清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是受害者还是胜利者,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管是谁,在这种极端刺激的情况下都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

想象一下,当你正在家里嗑瓜子看电视,嗓子不舒服时本以为是瓜子壳卡住了,结果扯出来一条长长的细线。

这种亲眼见证自己体内养蛊的震撼程度,即便是健身房里深蹲200公斤的壮汉也会尖叫着哭泣。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想咳嗽,又怕影响其他同学,就一直憋着,突然一阵恶心就憋不住了,啊的一声,一条蛔虫喷在了前面一个女同学的头发上,顿时全班炸开了锅,说我把气管咳出来啦。”

“之后听说同学们变得都挺讲卫生的,再也不乱吃东西了。”

实践才能出真知,听了多少劝导也不如一条蛔虫有说服力,图片来源:7788旧货商城

从科学的角度,可以寄生人体的蛔虫,生活有点像长途旅游,虫卵会在小肠内孵出幼虫,钻进小肠的微小血管或淋巴管,随着血流到达肝脏、右心再到肺,途中持续发育蜕皮。

之后从肺的毛细血管进到肺泡,再向支气管和气管移动,接着到达到咽部等待,由人的吞咽动作回到小肠,完成最终的蜕皮。

图片来源:CDC

“所以如果有一天突然感觉到嗓子里有东西,怎么吞都吞不下去,过一段时间又没有了,那可能就是蛔虫跳龙门成功了。”

可以从蛔虫的横切面看出一丝狡黠,图片来源:reddit

有数据显示,蛔虫是人类感染几率最高的寄生虫种类之一,即便到千禧年前后,我国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也高达12.72%。

营养不良,发育缓慢都是它的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肠梗阻,甚至钻入其他脏器引起并发症危及生命。

       

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小朋友们玩开心了就很容易趴在地上喝泉水,或者从树上直接摘果子吃,也并没有饭前洗手的习惯,这都会增加感染蛔虫的可能性。

而宝塔糖的原料为蛔蒿,这种植物含有一种叫做“α-山道年”的物质,可以麻痹蛔虫,使其无法附着在肠道上。

      

原本蛔蒿只在北极圈内种植才能成活,我国并没有这种植物分布,只能依靠进口。

直到1952年从苏联引进了20克种子,国内才开始实验蛔蒿的种植。

这些种子被平均分为4份,在公安人员的护送下送到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等四个国营农场分别试种,只有潍坊农场成功了。

为了保密,当时对外宣称种的是“一号除虫菊”

借用苏联援华的实验设备提取蛔蒿中的有效物质,国内开始出现大量宝塔糖生产厂家。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苏方撤走实验机器,国内的蛔蒿基本报废。

那个年代就已经证明了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发,国内才有了提取设备,1979年起,国家开始推广全民服用宝塔糖。

但1982年9月,研究人员研发出了效果更好的驱虫药,宝塔糖被淘汰,加上之前库存积压,农场停止种植,导致1985年蛔蒿在全国绝种。

据说当时为了保存这个物种,药厂的老同志只能将种子装进瓶子埋在土里,时间一长全都烂掉了。

可以说之后人们吃的全是存货,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存货倒成了无数人心中抹不掉的童年阴影。

随着社会发展,蛔虫的很多感染途径被切断,化肥取代了传统肥料,大部分孩子也没法在农田里随意捡东西吃,药品不断推陈出新,宝塔糖必然的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还能模糊药和糖之间的界限,本身就是一种带着人文关怀的成功。

如今宝塔糖的原料早已换成了毒副作用更低的“盐酸左旋咪唑”或者“磷酸哌嗪”,但外形仍是宝塔形状。

时代的发展速度固然很难跟上,但那种带有甜味的噩梦却留在了人群的记忆中,并以某种形式延续了下来,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当然,最后千万别抱着好奇心去搜蛔虫,童年阴影只适合出现在童年里。

资料参考:微博,知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发财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