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说来说去就是这11条原则

神译局是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励志类的图书和文章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了。毕竟,谁不想过上完美的人生呢?谁没有感到困惑无助的时候?但是,那些励志自助书看多了,你大概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怎么又说这个了?于是Chris Taylor对所有的励志自助书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试图用一篇文章概括出这11条原则。有了这一篇,说不定你就可以把其他的励志书都扔掉了。原文标题是:Every self-help book ever, boiled down to 11 simple rules.篇幅关系,我们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二部分。

所有的励志自助书,都可归结为这11条简单原则(上)

划重点:

  • 人生苦短,要做个有趣的人

  • 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 完美主义 = 拖延症

  • 吃好睡好、多运动、放轻松。周而复始。

  • 通通写下来

  • 光看书不能得到全部

6.做个有趣的人

《On Being Awesome: A Unified Theory of How Not to Suck》(2017年)的开头是所有的励志自助书里面最不寻常之一:书一开始就讲了凯尔特人球迷,书呆子Jeremy Fry,是如何在对着网络摄像头在球馆观众席抽风演绎邦·乔维(Bon Jovi)的名曲《Living on a Prayer》的,那则视频后来火了,浏览量超过了1900万。为什么?因为Fry完全豁出去了,以我们都希望的疯狂,在成千上万人面前充分展现自己。

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重点不在于Fry是在旁若无人地跳舞自嗨。而在于他是在跟大家一起共舞,他完全意识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而且很喜欢。这就是《不在乎的精妙艺术》(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这种流派的文学派上用场的时候,这提醒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人生太过短暂了,所以当你在过着自己的最美好的生活时,管他呢,别人对你的任何看法都不要在意。而且奇怪的是,当你这么做时,别人反而会被你吸引

不仅如此,你还应该积极培养一些自己的怪癖。越来越多的创意自助书开始把这个意思说得很明确,比方说Felicia Day的《拥抱你的怪癖》(Embrace Your Weird,2019)。James Victore在《 Feck Perfuction:Dangerous Ideas on Life of Life》(2019)中说:“小时候让你显得怪异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力的源泉。这些是定义你是谁的基本要素。不要完美。不做掩饰。就是你自己。” 就像佛教徒会告诉你的那样,做最真实的自己是把烦恼的自我抛诸脑后的最好办法。

无论任务有多困难,你都可以让它变得有趣。这条规则总不能用到重病康复去吧?但是游戏设计师Jane McGonigal用一本《SuperBetter》(2015)来证明这是可以的。因为遭受了严重的脑震荡,她几乎想去自杀,但后来她自己开发了一款数字游戏,对自己在受创取得的每一小步的进步都给予奖励。现在已经有超过五十万人得到了这个康复游戏的帮助。

7.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最古老的励志建议是什么?用最宽松的定义来说,这条也许是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基本原则似乎在全世界的每一种文化里面都有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和希腊,以及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希腊。改头换面的说法有很多,从“爱你的邻居”到2020年的一本自助书的名字,《Just Don’t Be An Assh*le》,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你的邻居不希望你用己所欲的方式对待他,那这条黄金法则就有可能会让你出问题。你可能会因为太过热心而帮倒忙,变成混蛋。CS Lewis在1942年出版的经典之作《地狱来鸿》(Scretape Letters,用魔鬼家书的形式进行励志自助)中指出:“她是那种为别人而活的人。透过那惴惴不安的的表情你可以知道那个他人是谁。”

所以更好的思考方式是看有没有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写道:“人生的目的不在于快乐,而在于有为、有用。”这句话是真的,跟19世纪一样的真。对别人有用不仅会给我们一种被部落进化根植到骨子里的温馨感觉,还可以让我们运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和怪癖,并且给它们指明方向。找到让你成为自己的那件事,然后用尽可能帮助到人类的方式去运用好它:这样,我们就最有可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既然如此,彼此相爱这个答案岂不更加简洁?的确如此——找到能拨开迷雾的新故事来提醒我们这个基本的事实,正是励志自助作家(小说家、传教士和编剧就更不用说了)还有活干的支撑。诗人奥登(WH Auden)写道:“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不如死亡。”根据我们的第5条原则,他后来改写成了“我们必须相爱,然后死亡”。

8.完美主义 = 拖延症

这些年来,我买了很多书来解决拖延症的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却在等一个下雨天好去看。我还在求能够应对我的完美主义者行为的书。但是直到我看了《不完美主义者》(The Imperfectionists)时,一个简单的事实才变得清晰起来:其实这两个是一回事,是同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所以,如果你期望得到这样的结果,那自然就会拖延。完美主义不好玩。完美主义没法让你接受自己的缺点,或者没法让你接受习惯改变应该是循序渐进、轻松从容的,所以,如果任何事情是你力所不能及的话(向新年决心问好!),就等着你所有改变习惯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吧

同样地,日本的另一条处世之道也很管用:侘寂之美 ,接受和热爱世间一切的不完美。那怎么才能付诸实践呢?不管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开始干就是了。有时候,做就是最好的学,去直面那些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困难。借用1970年代一度有点让人烦的依据格言:Fake it ’til you make it(装逼直到变成牛逼)

9.吃好睡好、多运动、放轻松。周而复始。

作为人意味着要接受肉身对我们的限制,要保养好。罗马诗人朱文诺(Juvenal)总结得最好: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人需要吃东西(但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垃圾食品),需要睡觉(6到10个小时左右,具体取决于我们的年龄和DNA),并注意我们的作息类型,不管我们读了多少本信誓旦旦让我们成为一个早起的人的励志自助书(比方说《凌晨5点奇迹》(The 5 AM Miracle)),都改变不了这些事实。

是的,很抱歉,我们每天都得锻炼。这确实是可以增强我们的弹性,同时减轻疼痛、发炎,抑郁和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银弹。但是,抗击皮质醇的战斗并不会止步于你的跑步/散步/爵士乐。冥想和正念也是大量的自助书籍的推荐,不仅是佛学的书,其他书也提供了这么做的充分科学理由。

然后是林语堂 1937年的《生活的艺术》,这本在当时美国流行的励志自助书,建议你要放松身心,虚度光阴,随波逐流。书里面用了整整一章来专门介绍用什么样的姿势在床上躺着最好。林语堂写道:“如果你能够用完全无用的方式度过一个完全无用的下午,那么你就算是学会了生活。”

话虽如此,但这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努力去多做些事情了,就不该去寻找人生目的,设想目标了。但是,如果你不给一些纯粹的乐子留出空间,离刺激皮质醇的智能手机越远越好,你就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恢复精神,做好回馈世界的准备。林语堂还说,幽默感对你至关重要,他还给出了这个公式:“看清现实,心怀梦想,幽默面对,才是人生智慧”。

10.通通写下来。

不管你打算遵循哪一种自助指南,都离不开写作。你需要制定计划。你得形象化。你得列出清单。大卫·艾伦(David Allen)2002年经典的《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给待办事项清单提供了一套我见过的最好的系统,这可以归结为:把你认为自己现在或将来要做或者想做的所有事情通通写下来。然后,对于上面的事项,要么马上执行(如果需要的时间少于5分钟的话),要么推迟(到特定日期或“某天/也许”列表),或者委派给人做(如果你很幸运,有人可以帮你做事的话)。

就算你不是作家,你可以,也应该自由自发地写作。这就是1992年的畅销书《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The Artist’s Way)一书的作者Julia Cameron的建议,里面介绍了一种“晨间笔记”(morning pages)的做法。就是早晨起来后的一个小时之内,什么也不做,拿起本子开始写,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必须写满3大页。主题:你想到的任何事情。前两页基本上以废话居多,比方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这很无聊”,不过第三页你就会有一些令人惊讶的顿悟。

然后是感恩日记。这个概念仍然会让我目瞪口呆,但它的科学性却很难否认:哪怕就写几句,列出每天我们需要感激的几件事,就是这么简单的举动,也已被证明会让我们的大脑重新连线,给我们带来心理健康的改善,甚至仅仅经过几周的练习之后就能收到效果。

11.光看书不能得到全部。

如果你看到作者声称看他们的书或者文章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的话,那种书就不是自助体裁的,那应该是邪教。幸运的是,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承认这一点,对于一向全面的生活改善计划来说,阅读是有局限性的。到了一定时候,你总归还是要放下书本开始行动的。而且你还得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你的堕落是难免的。公元5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在写关于自我的两个部分时就知道了这一点,这两部分一个是倔强地喜欢做错误的事情的自我,另一个是想踢那个自我屁股的自我。这两个自我谁都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就算是再独立自主的人,也需要帮助才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足够远。那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最后阶段(互赖期),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从叛逆的青少年独立期转变为成人对相互依赖的理解。很多励志自助书的作者都建议要提名一位“问责伙伴”来让自己保持诚实,相应地,你也要对他们做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足够的幸运,能找到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人,那想尽一切办法都要跟他相处下去。但爱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未必会把你看不到的一切都告诉你,因为担心你的反应,就像你也会有这种担心一样。所以,去找个治疗师看看也许是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比方说,通过畅销书《伯恩斯新情绪疗法》(Feeling Good,1980)之类的读物你可以了解有关认知行为疗法的所有信息。但是,只有在跟可以将其应用到你的病例上面的专业人员交谈之后,你才可以将其付诸实践。

自1978年《少有人走过的路》出版以来,自助畅销书就一直在推荐谈心疗法。但对这种疗法的污名仍然存在:如果你去看治疗师,那一定是失败的证明,你一定是心理有什么缺陷的,对吧?错。甚至治疗师本人也需要治疗师。到头来,这也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不仅要对他人有用,还要强大到让他人对我们有用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