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休息的生活更富创造力。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作者:[美]亚历克斯·索勇-金·庞著,译者:赵富强

2020年底,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时间,2020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只有2.42小时,相比2年前,足足减少了25分钟!

虽然你可能觉得你很多时间都在刷剧、打游戏,为什么休闲时间更少了?为什么你每天会觉得累到散架?

当今的职场使我们“开历史的倒车”,精神状况每况愈下。我们误以为,只有那些最累、最忙碌的员工才是工作最认真的。每个努力上进的职场人进入公司就如同上了战场,但回到家中依然躲不过各种工作的思考或执行。由于缺乏正确的休息方式,很多人的休息质量并不高。

无法好好休息不仅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对工作本身也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过劳状态往往存在未很好控制的、在工作场所长期承受的压力,并有三大症状:感觉精疲力尽,从心理上想远离工作或对工作产生否定感和质疑感,工作效率降低。

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硅谷未来学家亚历克斯·索勇-金·庞研究了包括蒂姆·库克、扎克伯格、村上春树等数百位各行各业精英人士发现,越懂得工作和休息结合的人,越容易获得更高的成就。在新书《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中,亚历克斯为我们提供了几个精英人士亲测有效的休息技巧。

越会休息的人越聪明,也越优秀

在遇到一项需要紧急交付的工作时,普通人会将自己一头扎进工作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不出来,一口气做完这两件事。

吃什么饭?睡什么觉?听什么歌?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无论身体还是精神发出多么疲惫的信号,他们总能完美地催眠自我。结果呢?精神倦态,工作低效。既没休息好,也没工作好。

千万别企图用工作的时长,来弥补你工作的低效。这只会陷入死循环。

而聪明的人,会在集中全部精力完成第一项工作后,将自己从工作中完全抽离。对,彻底忘掉工作,尽情地去玩。玩够了,爽翻了,再投入下一项工作。一个不懂休息的人,一定也不懂工作。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6—12分钟。起初投入工作时效率很高,一个半小时后会达到顶峰,然后开始急剧下降,两个小时后会跌至低谷。前几分钟你在蓄力,90分钟后你的精力条读完了,再怎么努力输出,效率都约等于0。

只有主动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让你更高效,也更值钱。

规律的工作习惯让你更有创造力

那些在各行业最优秀的人,不仅仅只是每天花上几小时集中精力工作,或者选择在早上全神贯注地工作,他们每日在同一时间段投入工作,每天如此。

我们可能认为规律的工作习惯和创新格格不入:按照规律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思考,不需要创造性的理解,也没有灵活变化的余地。德国的几位社会学家对德国一家高科技企业的30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每日工作中有多少工作属于规律工作、有多少时候必须用到创造力、有多大主动性尝试新想法。结果发现,那些工作时大多需要遵循日常惯例的员工更有可能提出建议。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更富有创造力。

相同的工作规律也可以使团队工作效率更高。规律工作并不会调用你的意志力、韧劲儿或者内在动因,这样你就拥有了更多此类资源来处理困难的问题,还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斯蒂芬·金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规律工作对于他创作的重要意义。他出版过几十本书,每一本书可不是几天时间拼一把就完成的。他在《论写作》中解释说:“我一天投入工作四到六小时,天天如此。”在他看来,写作“和其他工作并无不同,比如铺设管道或者开长途货车”。就好像有规律的就寝时间会有助于你的睡眠一样,每日有规律的时间安排——“每天几乎在同一时间投入工作,当你在稿纸上或电脑上完成几千字的时候,就应该抽身离开,停止工作,就是要让自己习惯这样的时间安排,让自己在要睡觉的时候做好准备进入梦乡”。

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

早在公元前6 世纪(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早),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写道,“将军之事,静以幽”。日本剑术家宫本武藏在约1645 年写成的《五轮书》中写道,“不管是战斗还是生活,你都应该坚定、沉着”。

工作和休息同等重要;休息是一种技能;最有效、最具恢复作用的休息是主动的;而且如果我们休息的方式得当,它能让我们更具创造力、更高效。

刻意休息的一种方式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看看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将其留到第二天再做。这看起来有悖直觉,但却非常有效。

欧内斯特·海明威就是提倡这种做法的知名人物,而且很多知名作家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当你对下一步工作了如指掌的时候,就得停下来。那样的话,你的潜意识一直都在致力于工作”。当你能看到下一步的工作,或者还有些干劲儿的时候,停下来,这样第二天在开始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这样你的进度更稳定,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你更加高效。即使在你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这好像也能诱使你的潜意识继续思考你的工作。

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记住并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思路,也一直在思考未来,而且我们只有在某些时候才能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我们在幻想的时候,或者我们想读课文,却意识到脑子里想的是上个假期的时候)。给自己创造一种知情的状态会让大脑更警觉。你的大脑会提醒你明天早上要继续今天未完成的工作,接下来的工作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靠赶时间是无法出色地完成一份工作的。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停下来,第二天接着干,这样你才更有可能把工作做好。学会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来会促使你采用一种更稳定、可持续性更强的方法来工作,而不是牺牲创造力,或者把自己逼到绝境。

在恰当的时间停下来也要求你充分地理解工作的要求,要学会监控你的精力水平和注意力,还要理解在创造性的事业中、在富有创造性的生活中,集中精力和“心不在焉”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午睡是精准恢复精力的必备技能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在工作场合午睡会耽误时间甚至会让领导觉得不够努力。然而,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往往整个下午的精神状态都很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就像优秀的运动员要熟悉自己的身体状态和体能一样,每一个职场人也要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研究睡眠的科学家发现,即便是打会儿瞌睡也能为你的大脑充电。午睡甚至有助于我们萌生出新的点子。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安排午睡时间来提升它所带来的创新的动力,更好地恢复我们的精力,或者探究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午睡变成了一种技能。

作家村上春树写道:“我经常午睡。一般吃过午饭后我就感觉睡意来袭,然后就倒在沙发上打瞌睡。”他一般会睡上30 分钟。他说:“半小时后我醒来,睡意全无。起床后,我精神倍增,头脑清醒。”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说:“午睡对于我的创作过程来讲必不可少。”午睡的时候,脑子里不会还想着创作,但是他很感激“那种睡醒过后的状态,就是那种清醒的思维”。

午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它能够使你更机敏,缓解疲劳。20 分钟左右的午睡就可以帮你消除疲惫感,从而提升你的专注力。如果你经常午睡,也就是说形成了午睡的习惯,而不是偶尔一次的午睡,那好处更多。

经常午睡能提升记忆力。正如我们的大脑用整晚充分的睡眠来修复记忆力一样,大脑也会用午睡来整合你刚刚学到的东西。神经科学家萨拉·梅德尼克发现,在白天睡上一个小时或一个多小时(足够让你做个梦了),就能够提高你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如今的世界和经济发展已不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全球经济一周7 天、每天24 小时不停歇地运转,使我们觉得必须(或有压力)忽视我们的生物钟连续工作,即便当我们的身体渴求休息的时候也不能停下来。午睡是恢复精力、恢复注意力的强有力武器。我们甚至要学会为自己量身打造午睡,由此提升我们的创造力,为身体带来更多益处,探索那些介于清醒和梦境间的思想。

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埋头苦干、不断提高期望值才行。认真休息的生活更富创造力。我们享有休息的权利,我们享受休息,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休息,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幸福。

书名:《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

作者:亚历克斯·索勇-金·庞(AlexSoojung-KimPang)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美] 亚历克斯·索勇-金·庞(AlexSoojung-KimPang)

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硅谷未来学家和顾问

曾与多国政府和《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合作,致力于帮助公司和个人利用休息削减工作时间,同时保持专注和高效。其评论和文章曾发表在《华尔街日报》《卫报》等各大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