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好好聊聊,是达成共情的最好方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和家乡朋友聊天的。

过年期间,青年志的编辑和研究员们回到柳州、徐州、重庆、成都、兰州、天津等老家,找选择留在家乡生活的老同学、老朋友聊了聊天。

我们聊到了工作的意义、性别意识、亲密关系、婚姻与育儿、理想生活的状态等。令我们好奇的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面临的选择、困境、自我认知会有不同吗?一线和非一线年轻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究竟被折叠了多少?

沐雪的妹妹现在生活在成都,她说像她们这种已经选择了回到家乡的年轻人,就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父母可以帮忙提供车和首付,平平淡淡的生活的人了;青豆发现在“人情社会”,女性如果要脱离环境为自己争取权益,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油茶猫通过与发小的对话,开始反思彼此之间在做决策时的差异性与不同偏向……

在这些聊天当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刻板印象当中非一线和一线城市的那些差异,比如地位和薪水是一份体面工作的重要考量,性别议题不太是一个能“上台面”讨论的问题。

图片来自:《森林民宿》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非一线的生活选项中发生的变化。一线青年的困扰在非一线也会存在,996式的加班、房价水涨船高,买房变得困难;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文化生活选择,线下脱口秀、live house、展览等青年文化聚集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重要……

聊天过后,我们收获了走出一线之后的青年故事,也对一些所谓的“刻板印象”填充了更多生动的情景和细节,更好地理解了彼此的生活与选择。参与对话的研究员们也都获得了不同角度的感受和反思。这是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会在之后的两三周持续放送与家乡朋友聊天的不同话题故事。在呈现故事之前,我们想先分享他们在与家乡朋友对话后最直接的触动。

Q1:在聊天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到走出“同温层”的瞬间吗?

“不跟随社会主流,在他们眼里可能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油茶猫 坐标柳州

这种跨出同温层的交流可能是来自于观点上的碰撞,在聊天过程中,我谈到的许多观点,对方会觉得是“成熟”的表现。

比如当我们聊到是怎么在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他们会通过买 Kindle 看电子书。我则分享已经逆潮流回到看纸质书的状态,因为电子的界面更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当我们习惯于碎片化的生活之后,深度思考可能会越来越难以形成。当时他的回应是觉得我的观点很新,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思考,仔细一想,会觉得我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我们还聊到了“鸡娃”。他认为主流对子女教育的状态还是没有办法逃开鸡娃的漩涡,因为期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没有忧虑的成长路径,所以会追求更高的升学率等。我的意见还是不太一样,觉得如果我们能不去考虑概率本身,而是在乎孩子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TA 到底想做什么,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抵达了概率当中的一个,甚至超脱于概率的另外一种状态。

一方面,他觉得有些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在周围人都不这样做的情况下当个“逆行者”,是需要坚定的心智的。这也许是他们所说的“成熟”的含义。

图片来自:《森林民宿》

 

“轻描淡写的几句质疑,可能是他们生活中严重的伤口。”

@青豆 坐标徐州

我春节和舅舅舅妈有过几次聊天,他们都是90后,刚生完孩子,所以我试图去和他们聊到与育儿和女性相关的话题。但聊天的结果却是以尴尬的场面告终。

有一次是在餐厅饭桌上的对话。当时舅舅一直在指挥我舅妈做很多“杂事”,比如去倒杯水、拿张纸,我问了一句舅舅,“你为什么不能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他回复,“因为这就是女人该做的事情。”当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之后,舅舅回答不上来,只是把话重复了一遍。这样对女性的指挥和“理所当然”令我有些上头,我尝试提出了疑问,对话却只能无疾而终。

另一次对话则指向了育儿的话题。舅妈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恐婚恐育”表示理解,而舅舅却说,等到了年龄他们就不会这么想了。我尝试述说女性的不平等现状表达我恐婚恐育的原因,比如:为了生育需要在职场上做出让步,并且在后期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任务,等等。小舅舅有点听不下去了,给我夹了菜,让我别继续了。

我观察到,当我们在聊这些问题的时候,舅舅有抵制的情绪,而舅妈却在一旁低着头一言不发,我没有想到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之后我开始反思我言语的“粗暴性”,以及该以一种什么方式来切入这样的对话中。因为也许我很轻描淡写的几句言论,可能就是他们生活中严重的伤口。

Q2:那些做出不同选择的人,究竟是太天真、没看到现实,还是比较勇敢,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需要物质反馈和外部的积极回应,支撑自己走下去。”

@沐雪 坐标成都

我妹妹其实在深圳实习过,还在南昌读的书,但最后还是回了成都做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当我问他会不会担心5年10年之后的事情,有没有什么计划?她就说像我们这种已经选择了回到家乡的年轻人,就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父母可以帮忙提供车和首付,平平淡淡的生活的人了。

她曾经和我描述过在深圳的生活,她觉得深圳是繁华的都市,但是他住的地方像是紧邻都市的城中村——推开窗子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自己身处的地方却与这座城市如此的隔离,没有任何与这个城市的连接感;工作的地方也像工业园区一样没有一点生活气息,所以当他选择从深圳回到家乡成都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选择了另外的一种生活状态。

我觉得无论是青年志的同事还是其他一些人,为什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常规的职业并坚持下去?我也和另外两个小伙伴探讨了一下,他们一个是画手,一个是作家,最后我们探讨出来的原因,竟然非常世俗: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反馈和一些来自外部的积极回应。

写诗的朋友觉得自己写的作品可以在诗坛获得一些名声上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画画的朋友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好,画一幅人物肖像就有300块钱,同时她通过在画画时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可以与人直接交流,认识了一批客户同时又有非常及时的物质反馈;这些客户用她的画做头像或者其他的形式,也让她觉得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认可。我觉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对青年志的朋友们来说,我们并不是在领着社会最低的薪水,在工作中同事们形成了我们的同温层,让你觉得有人陪伴一起做这件事而不是偏离了航向。除了物理上的空间,还有很多其他元素能让我们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而不是说我们真的能够屏蔽掉所有的困扰。

 

“我们之所以有了现在的各自不同的状态,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路径,资源导向和开拓导向。”

@油茶猫 坐标柳州

最开始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会去想自己到底是“天真”还是“勇敢”,但是现在重新回想聊天的过程,我会觉得造成不同选择状态的结果都有其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由不同的决策路径造成的。

很多决策是资源导向型的决策——能够多大程度去利用自己的既有资源。比如我在银行工作的小伙伴,他之所以选择去银行工作,除了与自己的专业匹配之外,也因为拥有一些熟人资源,方便获取信息更好的辅助自己的工作。

但同时,他们也会受到这种资源网络的牵制和束缚:我已经身处在这种资源网络之中,我做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对于这个网络的叠加或拓展,所以无论是这个网络中的人反馈的信息,还是从中习得的社会经验都会限制住他们思考问题的框架。

相比于这些在家乡的小伙伴,我们好像做的更多的是开拓导向型的决策,更重要的依据是自己喜不喜欢,然后再为此进行物质资源、社会关系,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拓展,主动权更多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更像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从建构的初始,自我选择就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其实也规避掉了自己潜意识里不愿意去触及的那些东西。所以我认为是大家不同的决策方式变成了今天我所看到的两种状态,而并不是“天真”或者“幸运”,这更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图片来自:《森林民宿》

“在‘人情社会’,女性如果为自己争取权益要付出更多代价。”

@青豆 坐标徐州

经过上次的“尴尬”之后,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关于女性意识的谈话在家乡进行会这么困难,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还是因为我们拥有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正好在后来几天,我听到了小李老师的翻转电台在讲“城市人情淡漠”的一期内容,我觉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应这个问题。

他在这期内容中,提到了“现金资本社会”和“社会资本社会”之间的差异。讲到“社会资本社会”时,小李老师举了东北老哥的例子:老哥可能拥有更多的关系资源或者在人际交往中更受到尊敬,如果你要办成一些事情或者调解纠纷,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都需要依仗“东北老哥”这样一个角色,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情社会”。在很多非一线城市,可能还是更多的偏向于“人情社会”的:亲戚之间互相帮助办点事,要治病优先选择认识熟人的医院而不是技术更好的医院……非一线城市的女性可能会在互联网中接收到了关于女性或女权的信息,也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实际生活中一些性别不平等的问题,然而她如果想要从这个环境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在思想上相对标新立异的个体,就需要牺牲很多的社会资本作为代价。

而对于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我们来说,更偏向于“现金资本社会”,遇到问题或处理事情更多是依靠“消费”的方式去解决,也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去维护自己的社会资本,大家关起门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在进行思想的转变或在做选择时,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更多的同僚去支持自己的行为或信念,相对来说不会大面积的改变或杀伤现有的生活。

Q3:在聊到关于一线和非一线地区青年选择的背后,你发现了哪些新看法?有哪些什么出乎意料的反思或启发?

@袜子 坐标西安

我在聊天之前,会有非常多的焦虑,假如我选择错了怎么办?如果我的选择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怎么办?我朋友安慰我,其实一定不会有我想象中得好,还有很大可能会变得更差。他一开始也没预料到会选择全职在家乡做性别平等的工作,但是他基本不去想明天会发生什么,只想怎么把今天的事情做好。他的经历给了我一种底气,去做想做的事情,并且在哪里做都没有关系。

@油茶猫 坐标柳州

一直都觉得不管在不在一线,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有很多不想做/不喜欢/不擅长,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不喜欢又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次聊天,又印证了这个想法。要么置身于庞大的系统中看不到系统及自身的价值,要么置身于“居安思危”的未雨绸缪中难以感受当下的快乐,这可能就是我从和小伙伴的聊天中感知到的,且能够被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困境吧。

@沐雪 坐标成都

这一代的年轻人,不是那么有忧患意识的年轻人。我们只想生于安乐死于安乐。

@小曾 坐标重庆

我现在感受更开放了,也能更加理解家乡伙伴们的选择,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点。之前我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小城市的人情味感到很排斥,但这次回去感觉可能没有我想的那么差并且还挺好的,我自己甚至都有点被“招安”。

图片来自:《萌子美,虽然她有点怪》

最后。

我们会说起,五环外与五环内的年轻人互不相通,就像那一句“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五环外不知道五环内在讲什么段子、在追什么热点、在用哪款APP,五环内对五环外在和谁交朋友、忙的时候在做什么一无所知。我们想尝试打破这种处境,于是带着好奇和问题,和家乡的朋友聊了聊,并且对于他们的生活选择有了更真实和立体的了解。

以上内容是研究员们在聊天过后获得的深刻感受与自我思考。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工作的议题、性别意识、亲密关系等话题中进一步展开更多细节和故事。

聊一聊 你在家乡和老朋友聊过天吗?

编辑 | 青豆、Sharon

设计 | Sam

特别感谢参与访问的伙伴(排名不分先后):油茶猫、袜子、青豆、小曾、Jean、沐雪、Jeff、芙蓉、Aur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