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采访:康堤、法兰西胶片,撰文:康堤,原标题:《独家| 李梦:30岁之前我想拿影后》,题图来自:东方IC

李梦用手在空中画了个陡峭的曲线,是运势线,事业线,也是这些年的心态起伏线。

18岁,她演了王全安的《白鹿原》,20岁,演了贾樟柯的《天注定》,一部角色被删,一部电影被禁。

而后的这些年,她觉得自己偏离了轨迹,没有一部作品能在市面上完整地打起水花。

“人家把你带到了最核心的地方,但是你又走偏了。”

有时候,她觉得命运里有一个石头挡在那儿,往上顶的时候就会压下来。

25岁,她觉得再不抓住一点什么就来不及了,一年接了七部戏,像一个赶场子的人。

量是上去了,机会没抓住,心却好像空了。

她一直有个萦绕不去的困境:大家就说李梦出道这么好的机会,她应该更好,但是她没做到。

去年,她跑去没人认识的地方拍了一个漫长的电影。她跟导演说,我遇到了瓶颈期,卡在那儿,我想下来,我想落地。

几天前,第一导演和李梦聊了两次,四个多小时,很少能看到一个女演员如此直白、坦率,素面朝天,不加掩饰地谈论自己焦虑和欲望。

她自觉还没有代表作,30岁之前想拿影后。

她极为渴望一个完整的女性角色,如果还是青春初恋,或者男人戏中的一抹红,她会厌烦。

在她看来,一个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已经足够庞大和复杂,她们的任何面向,都应该被呈现在银幕中。

01 、希望你别像做梦一样活着就好了

我是一个运气很诡异的人。18岁演了王全安的《白鹿原》,20岁演了贾樟柯的《天注定》,一部电影(戏份)被删掉,一部电影被禁掉。

说我运气好的可能是在讽刺我吧。我好像成了一个有传奇故事的存在,而不是能在真正的电影院里被看到。

当年考北电就很神,很顺,一年就考上了。我们深圳的小孩,觉得北京很遥远。2009年,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那是我第一次见这么大一场雪。

国庆放假回家,在首都机场等行李时,转盘转半天转不出来,我就去上厕所,上完出来洗手,有个女人上来跟我搭话,她问我,你是艺校的吗?

她给了我一张名片,说自己是一个制片人,在帮一个电影找演员,觉得我形象很符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试试看。

那时候我才考上大学一个月。我就想,难道有星探吗?不都是在香港么。

回到学校宿舍,我给爸妈打电话,他们查到说,确实有这么一个制片人。我就把名片放在枕头底下,想了两三天。

后来我就给她打电话了。这部电影就是后来的《白鹿原》。

她安排我见导演的时候,我刚刚过完生日,18岁懵懂无知的少女,什么世面都没见过,我就薅上我摄影学院的女同学,我说咱俩要揣把刀,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说起来也很神,(见面之前)我还真知道王全安是谁。我高中的时候,看了两部电影,基本上在我们那个城市不会有人看的,一个是《图雅的婚事》,一个是《三峡好人》。

《图雅的婚事》拿了金熊,紧接着《三峡好人》就拿了金狮。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导演)叫王全安,一个叫贾樟柯,我当时就觉得,这是谁?看一下。我就在网上看了。

所以,在三里屯使馆区的一个川菜馆,见到王全安本人的时候,我就觉得“天啊,我高中看的一个电影的导演本尊坐在我面前”。

那会儿,他好像对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多认知了,我就是一棵小嫩草。

第二次见,就带我去电影学院门口的北影厂试妆了,就试的白灵。

从决定出演一直到2010年9月份开机,我在陕西和北京之间跑来跑去(筹备角色)。知道角色被删这个消息时,我就在剧组里,我当时就觉得,怎么很长时间没拍我了。

那天是制片人过来跟我讲的,听完我没哭,更多的是不理解,很迟钝。他说完我大概接受了一天才听懂,到了晚上反应过来,哦,我要回北京了。

我就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他第一次见我就问,你这名字挺特别的,是谁给起的。我说我爸起的。

他就说,希望你别像做梦一样活着就好了。

我也没觉得失败,用(《海上钢琴师》里)1900的话说,就感觉自己跟这个世界擦肩而过。

回头看,我觉得这件事不可能过去,但是它会淡化。我今年十月份见王导也会跟他讲,为什么当年要这样对我。每次的答案都一样,我跟郭涛的年龄差,在银幕上太奇怪了。

但也是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应该是最好的那一档演员的面孔。

02、说干就干了,干了就成了

贾樟柯是王全安介绍我认识的。

那时候《白鹿原》还没有开拍,我们在电影学院对面的餐厅吃饭,买单的时候撞上了贾樟柯,完全没有刻意要介绍。那时候我还小,在我看来这两个男人的友谊还不错。

那次见完,我们没有任何联系,我根本不觉得他会对我有任何印象。

两年后,经人介绍我才去见的贾导。面试时,他还记得我,他问我,你在王导那个戏上怎么样了,顺利么。我就回,还行吧。

我这个角色有很多女生来面试,录视频时我就站在那儿,贾樟柯就在对面看,正面后面左边右边转一圈,他说李梦,我就转过来看他,他说谢谢你今天过来。

隔了段时间,制片人联系我说,我们这个电影可能会涉及一些裸露的镜头,你能接受吗。我说,可以啊没问题。他说,不犹豫吗?我说不犹豫。再过两天就叫我去签合约了,这个事就定了,

当时,故事和角色,我完全不知道,但贾樟柯(的电影)有什么好犹豫的。

签约那天我印象很深,贾樟柯说,我六年没拍剧情片,三年没碰过摄影机了,我这部戏也筹备了蛮久,是一个生发了很久的想法,我就希望明年能去戛纳。

他说得云淡风轻,但是我能感觉他的雄心壮志,然后他讲故事、讲角色,我跟我经纪人就听着,一直不敢上厕所,出来以后我俩就到隔壁麦当劳,一人一个坑,一边尿一边笑,就觉得好像又遇到了一个好电影。

片子最早叫《希望之旅》,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拿到拍摄许可证,就用了这么一个名字。

我还记得,我为电影剪了一个齐留海儿,留海儿有点长,有一些发丝会扎到眼睛,我就时不时吹一下。贾导注意到了,就单独给我拍了一场戏。他说,一会儿你就吹一下你的留海儿,然后再看我一眼。

这算是我第一次正经拍电影,真正意义上的(拍电影),虽然《白鹿原》我也拍了,但可能十场戏就拍了五场,人物断掉了,真正去演一个角色,就是《天注定》。

我在大学毕业典礼前一个月,走在天桥上时接到了贾樟柯的电话。他说,跟你说一个好消息,目前还没有通知媒体,你也别告诉别人,我们入围戛纳主竞赛了。

我听到就觉得卧槽,这个男人挺牛的,说干就干了,干了就成了。

03、人家把你带到了最核心的地方,但是你又走偏了

我一点不夸张,我就是在高中的时候看了这两个导演的作品,而且居然在我大学时期就合作完了,我自己也觉得很神奇,我那会儿哪知道未来我会成为演员呢,我甚至不能想像我能考上电影学院,不能想像我能离开深圳,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就不是现在的结果了。

它就这么顺遂地遇见,这么顺遂地演上了。然后结果又是这样,就成了一个很大的起伏。

我昨天听到一个很古怪的理论,我妈怀孕的时候废了好大周折才有了我,所以我可能天生就没有安全感。

我没有办法很乐观地说,这个事情我可以完全忘记放下,没有办法。

但这个起点距今已经好几年了,这几年打转转打转转,(我)肯定会在电影的圈子里,但会偏离轨迹,就是人家把你带到了最核心的地方,但是你又走偏了。

从18岁开始,我就一直绷着一口气,想要让大家看到我的能力,但是第二次机会又被禁掉了,到了《少年巴比伦》票房又不好,就是你一直没有一个东西能完整地在市面上打起水花,你就永远憋着一口气。

有时候,我觉得命运里有一个石头挡在那儿,就是老在往上顶的时候就压下来了的感觉。

拍《邪不压正》的时候,就觉得恍若隔世,想起2014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下,跟张北海聊天,他说写过一本书叫《侠隐》,已经卖出去十年了,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部电影就好了。

后来我给他发邮件,我说Uncle,我演了你的书,演了Blue,蓝兰。他回复我,你知道这个角色是我吗?在剧本里,蓝兰属于国民党的一条故事线,这部分挺出彩的,但也被删掉了。

有一天,我在候场,周韵远远地开着一辆车过来,穿着一个黑风衣,隔着一个大草坪看到我,一路走过来,很飒,她说你是李梦吧,听很多人说我们俩长得像。我说没有你漂亮。她就笑了,就像坐在我对面的你。

我也会给自己洗脑,我就应该经历这样的坎坷去锤炼,我就是那种要蛮大年纪才能被真正看到的人。

发现自己走偏了之后,我又会想,好像离我最开始的那个地方,应该在的那个地方,已经很远了,还是要想办法回去。

其实,我不缺乏机遇,不缺乏机遇那就不缺乏运气,但是我真的觉得我把握机遇的能力需要提高。

这种把握不是说你演技要多好,而是你的状态。你状态好了,你的戏就会好,这真的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磁场。你知道我此时此刻的状态,如果用到过往的那些日子里,可能会好很多。

04、再不抓住一点什么就来不及了

《天注定》之后有很多机会找过来,但是我没有抓住后来证明是最好的那几个。

而且,随着人生和事业的进展,你会越来越计较得失了。越计较,你就越难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你还会觉得,不行,我下次一定要更努力,千万哪一个(机会)都别错过,但其实又没有抓到哪一个。

这些年,我三四次想转行,第一次是电影《白鹿原》被删,第二次是电视剧《白鹿原》被换,后来真是怕了,还有人找我演话剧《白鹿原》(笑),我说不行不演了。

第三次想放弃应该就是2017年年底。

那一年我25岁,我很焦虑,总觉得过了25就不太一样了,再不抓住一点什么就来不及了,要往更快去走。我就进入疯狂接戏的状态,接了7部戏,有主演,有配角,有客串,还有轧戏。

这个过程里,我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很容易烦燥,睡不了几个小时就得去另外一个地方,今天在东北,明天在上海,后天在北京,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在赶场子的人。

我经常就是坐一辆GL8,看着窗户外面城市的景象变啊变,我有时候特别恍惚,交通这么发达,人可以瞬间就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我感觉心好像是空的。

我就在想,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吗?

我遇到瓶颈了,我就卡在这儿,上不去下不来。

我想下来,我想落地,我想去一个没有人知道我的地方,没有人对我有期待,我自己可能都没有,这个时候说不定才是最好的。

大家就说李梦出道这么好的机会,她应该更好但是她没做到,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这种挫败感围绕着我,这种困境也围绕着我。

05、你根都没有扎牢怎么往上走

201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大的转折点。

我花了半年时间在台湾拍戏,那半年让我沉淀了很多。

我本来是有目的,因为都知道文艺片很容易拿奖,戏也很“捧”演员,但是我当时在想,如果这么有目的性地拍,最后一定不会如我所愿。

我在内地也拍过一些文艺片,但是跟台湾那种独立制作是两码事,那真的是独立制作,完全自掏腰包,工作人员就是自己公司栽培起来的小孩,还有很多大学实习生,就好像一帮根本不是专业干电影的人在拍,但是也能把电影吃下来。

拍那个戏的时候我每天在想,天啊这样能拍出一个电影来吗?怎么可以这么苦这么难,就是今天拍完还不知道明天有没有钱拍第二天,每一天都过得很冒险,也没有剧本,到现场才知道今天要拍什么,甚至是每一场戏听导演讲要拍什么。

导演说,你有试过光着脚踩在土地上吗?你真的要让自己扎根,你根都没有扎牢怎么往上走。

那半年,我去菜市场卖菜,摆路边摊,和同事一起做饭,晚上喝点酒聊聊天,再一个人散步回家,就过那种很落地的生活。

其实你还可以了,算不上几线艺人但是起码有戏接,但是到那儿好像变成一个流浪艺人。

这部戏运气也不好,也没拿到奖项。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奥秘,所求非所得,你不知道眼下这个机会是机会的时候,往往它才是一个机会。

06、这口气舒出去了

去年,我还在海南跟李康生拍了一个短片。

李康生拿了金马50的影帝之后旧疾复发,蔡导就带着他寻遍各处去治疗,慢慢地他才恢复过来,可以出来拍戏。

他有给我看他在台湾的房子,在山上,是一个废墟改造的。他跟蔡导一人一栋,一墙之隔。李康生的生活就是每天喂喂鱼,遛遛狗,养养花,种种草,慢腾腾地就过了这么半辈子。

我跟他演戏也是,他的节奏很慢,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我问他,小康,你不快点的话,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会超越你啊。他说不会啊,我都没有想过我可以当演员。

他以前是在台湾的游戏机厅门口帮人看车的,他落榜了要赚补习班的费用,然后就被蔡导发现了。他是蛮知足的一个人。

我不知道一直憋着的那口气具体是在哪个地方就舒出去了,是在湛江到海口的渡轮上还是在基隆海港,总之是有一天我坐在船上,海风吹着我,忽然就觉得好像把自己身上的一些怨气、一些戾气给吹散了,我就问自己,你是要去争一口气还是你真的爱电影。

你得想清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真的挺重要的。因为你如果不是真正去热爱一个东西,任何的一个挫折和困难都会阻挡你。

我今年很频繁地回家,跟我以前的初中同学交往,我发现,有人失恋,有人刚生完孩子,有人交了新男友,我感觉大家也都有工作,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逼到说,我不把这个事干到一定程度就不行,他们没有这样的状态。

演员就是会天生焦虑,这个职业的属性其实蛮脆弱的。万一角色就没了怎么办?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使劲,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提线木偶。

我以前把自己逼得特别紧,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活得也很窄,不做演员我还能干嘛。

当你松下来了之后,你才知道生活的细节在哪里,你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子。

你也才会真正感受你所经历的这个剧组,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场务也好,美术也好,摄影也好,化妆也好。当你跟这个剧组的氛围是融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镜头对着你,你都在里面生活。

07、代表作还没出来,30岁之前想拿影后

我在争取一些拍戏的机会上是很主动的。我不能等待,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准则。

我刚拍了《坏小孩》,其实三年前在巴黎的飞机上我就看了《坏小孩》的书,我第一次看网络小说看得这么投入,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我觉得这本书真好,如果有一天要拍我一定去演。

今年我看到组讯,我就找过去了,最后他们PK来PK去,角色落到我身上了。

但是我不是那种会流量式营销的人,我真的除了关注我自己的那点事以外,很少关注其他,比如说综艺。

演技类综艺也是一种挺好的形式,你能更快地被大家看到,你只有被看到才有人找你演戏。但我妈就觉得我临场的表现力不一定强,她觉得我的舞台经验不多,与观众,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也不太行。

我觉得演员其实是需要神秘感的,这也是我做采访很少的原因。我觉得没有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别人采你什么?我自己都还没有提炼出一定的答案,怎么跟别人对话。

我演戏其实没有什么技巧,也没有什么方法论,就是把感受力表达出来。

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左右,刚来深圳没多久,我们家还住在员工宿舍,旁边有个音像店,我就听到一首歌,可能是《分飞》,我就说,妈妈这个音乐好忧伤啊。

这是我妈跟我讲的,她印象很深,她觉得这么小的小孩就懂忧伤两个字,她很害怕,就把我拉开了。小时候在幼儿园,选舞蹈队,没把我选进去,我就会自卑很长很长时间。

有时候演完一场很激烈的戏,我整个人就会像发烧了一样,很伤人。人情绪激动时,整个身体就会处在一个高压的状态。导演喊卡,这场戏结束,大家就开始收拾了,但是你的情绪其实是需要时间抚平的,就像快跑,你的心跳是慢慢地恢复的。

跟我合作过的导演对我的评价都有一个,说我是一个很难得的演员。没说我是一个好演员,说是一个难得的演员。

“难得”这两个字挺逗的,是指我好还是不好?可能打双引号吧,我也不知道。我只能安慰我自己,可能天生适合做演员。

我觉得我真正的代表作还没有出来,代表作对一个演员来说,应该是一提到他就会想到这个作品。《少年巴比伦》和《天注定》的角色戏份还是少了一点,是不够完整的女性角色。

30岁之前,我还是想拿影后,这是一个很正常、很普通的对事业的规划,只是我这个行业叫演员。

08、男人戏中的一抹红,我很厌烦

我接下来可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复的角色还接不接。

假如又是青春片,或者又是男人戏中的一抹红,我会有点厌烦。那种空间很小,只是点缀式的人物,觉得没有必要,很难在这种角色里发挥。

我想寻找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女性角色。

来找我的项目经常是一类,就是比较文艺的项目。从导演角度,要么是新导演,要么就是大导演,很少有中间的那档导演来找我。

我对于文艺这个标签不拒绝,我确实是从文艺片里出来的。而且我本人就是文艺啊,看小众的电影,听古老的音乐,为什么害怕承认,你不用管这个词在别人的定义里有没有变化,这就是我的底色,但生活和电影会把它调成什么颜色,我还不知道。

我选剧本首先是题材,视角第二,导演第三。

题材比如说,家暴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我觉得是一个好的电影拍摄方向,视角就是你从什么角度切入,从男性从女性从小孩还是从警察;最后,导演是盘活整个局的人。

我喜欢的是困境里人的状态,我觉得人都活在困境当中,所有人。电影无非是提炼出了一个具体的、大多数人的困境,然后去表达。

我没有演到很爽的戏,真的会很痛苦,就是我就觉得这个戏不应该就这样,它可以更好。比如说一部电影里,你有四五十场戏,二十场过渡戏,二十场重点戏。

那些过渡戏,往往是最难的,你怎么样演出层次来是很重要的,否则那些爆发戏根本就顶不上去,人家不懂你为什么要这样。就很容易一个问题就是,不准确。观众就会觉得不对。

我觉得其实剧本一直就没有足过。我是反过来想这个问题的,剧本是一个蓝本,它只是文字,而表演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于电影的书写。

演员通过表演在讲故事,导演通过记录你的表演在讲故事。梁朝伟演一个戏,每一个动作,剧本都会提示吗?不可能。你的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是你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感受生活和感受人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09、关心女性,就是关心我自己

如果让我选择未来的一个走向,我愿意更多地去演更女性的电影,更多地去表达女性。

我觉得女人天生应该被呈现在银幕上。她所有的面向,脆弱也好,坚强也好,或者是她的失败,她的善良,都应该被呈现在银幕中。

一个女性所面临的问题,足够庞大和复杂了。女演员应该都很渴望去更多地呈现自己内心的世界,而不只是说,我在里面是一个美少女,是一个蛇蝎女人。

我进门时还在看宇芽被家暴的新闻。我觉得关心女性,就是关心我自己,有可能我也会成为受害者。因为你是女人,你面对的社会就是一样的。

所以我作为演员,这是我应该有的职业道德,就是去表现这些女性的困境。

我最近在看《82年生的金智英》,这本书的 slogan 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可能也正发生在你身边。

我演她们,就是在演我自己,在哭诉的也是我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不见了,我也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的丈夫天天打我,我也很想逃离。

不管是言语暴力还是肢体暴力,对女性都是不可承担之重。欧洲美国的电影都在探讨,为什么我们不去探讨它呢?

我喜欢咏梅《地久天长》那个角色,我演得很多角色都是大开大合,叛逆的,情绪失控的,而她的温柔和坚强好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化学反应,她是能撑到最后的那种女人。

一个女演员的困境,我觉得不是钱,既然不是钱也不会是名气。我现在的感受是,你如何平衡你的家庭跟事业,如果你生小孩了,事业是不是就停下来了。

我觉得30到35岁之间肯定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那35岁以后又会面临角色变少、变局限的问题。你觉得我是时候结婚生子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采访:康堤、法兰西胶片,撰文: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