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人生箴言

神译局是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励志类的图书和文章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了。毕竟,谁不想过上完美的人生呢?谁没有感到困惑无助的时候?但是,那些励志自助书看多了,你大概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怎么又说这个了?于是Chris Taylor对所有的励志自助书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试图用一篇文章概括出这11条原则。有了这一篇,说不定你就可以把其他的励志书都扔掉了。原文标题是:Every self-help book ever, boiled down to 11 simple rules.篇幅关系,我们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一部分。

划重点:

励志书写来写去写的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东西

自助的11条原则:

  •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 改变你的心理地图

  • 直面内心的恐惧

  • 马上做判断是不好的

  • 记住人终有一死,要活在当下

第一本自称的自助励志书是在1859年出版的。作者的名字叫Samuel Smiles,听起来不像是真的;书的标题甚至更不像真的,就叫做《励志自助》(Self-Help)。此书汲取了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著名人物的人生经验,后来一共售出了数百万册,是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的中流砥柱。此后的每一代都有非常抢手的畅销书,比方说《悠游度过一天的24小时》(how to live on 24 hours)(1908年),《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1937年)或者《别为小事闹心》(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1997年)。

到目前为止,市场规模达110亿美元的自助书产业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但是,一旦抽丝剥茧,你就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新信息。毕竟,我们在Smiles之前就已经在消费励志自助好几个世纪了,只是那时候叫法不一样而已。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雷留斯(Marcus Aurelius)在《沉思录》中提供了跟推文类似的建议;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穷理查的年鉴》也是如此。甚至对励志自助的拙劣模仿也不是新鲜事。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面用波洛尼厄斯的“忠于自己”的演讲来做到这一点: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吹牛大王的流水账罢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对励志自助的沉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很多所谓的畅销书,其实是在拙劣模仿与换汤不换药之间徘徊。最近,出现了一股可以称之为元励志自助的趋势:那些描述自己遵循励志书指导的体会的书,比方说《Help Me!》。(2018)以及基于类似的励志播客By the Book的《How to Be Fine》(2020)。

但是,嘿,如果那些励志书写来写去写的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东西的话——确实如此——我们的提炼为什么要在写成一本书这里止步呢呢?为什么不把这整个体裁翻来覆去的炒旧饭浓缩成一篇文章呢?在看过了几十本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畅销书之后,我打算用这篇文章来为你尝试一下。以下就是我一遍又一遍看到的励志建议的精髓。

1.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日常习惯可不仅仅是重要而已,那就是你的全部。亚里斯多德说“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时就知道这一点。尽管你有马上修复一切的天生渴望,但取得巨大成果的最好方法是对日常习惯进行细微的、持之以恒的改变。在日本,这叫做“持续改善”(kaizen),也是斯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在1989年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给美国读者介绍的一个概念。

21世纪从对人类行为的开创性研究为习惯调整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在2014年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已有概述。然后是《原子习惯》(Atomic Habits,2018),该书指出,任何指标每次提高1%,长此以往,就可以实现指数增长。在短期内最重要的是重复,这会让你的行为摆脱意志力的局限性,并将其变成自动自发的行为。

我个人比较喜欢《微习惯》(Mini Habits,2013)里面的摘要:要让你的日常练习“简单到不可能失败”。比方说,确保每天坚持锻炼五分钟,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渴望多练一点。 

2.改变你的心理地图。

是时候讲讲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了。“内心相信的东西,就有办法实现”:这些励志名言归要归功于NFL的罗尼·洛特(Ronnie Lott),但也是自从《积极思考就是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1952年)以来几乎每一本励志书都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的体现。 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实现任何目标,你都得先把自己想要的最后结果一清二楚地设想出来,然后再按照精确规划的步骤一步步倒推。

计划部分是关键。领会好这个的话你会得到《秘密》(The Secret)(2006年)的半圣歌式的胡言乱语,这本书本身是《失落的致富宝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的重写,而后者的基础则是19世纪的“驭体于灵”运动。但是科学告诉我们,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法则”(尽管为什么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看到过它的例子有有心理学解释)。

计划就是你实现目标的途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你要打的是持久战。要想拥有“坚强的意志力”,你需要跟目标的形象化建立起情感联系,这样才能在实现任何值得做的目标的过程中,打消想要中途退出的心障。

3.直面内心的恐惧

斯多葛哲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至今仍广受欢迎。这种哲学不仅出现在《The Stoic Challenge: A Philosopher’s Guide to Becoming Tougher, Calmer and More Resilient》(2019)里面,而且在所有的现代励志自助书里面都有它的影子。

斯多葛哲学不是要你变得冷酷无情,而是要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框架,让你对最坏的事情做出预期甚至表示欢迎,而不是感到害怕。马库斯·奥雷留斯写道:“每日清晨对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骄傲的人。” 这句话简直就是可以用到Twitter上面的完美口头禅。

纵观整个历史,对自己的期望进行重新调整有过很多的类似尝试——比方说,争议性的学者约旦·彼得森(Jordan Peterson)剽窃的佛法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一旦你接受了这一点,你的新起点就不仅仅是建立预期,而是不顾一切地朝着让你感到恐惧的事情扑过去。

埃莉诺·罗斯福说:“你必须做你认为你做不到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往往在著名的“防晒霜”建议专栏和那首知名的歌里面得到体现:“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恐惧的事情”。这句向日常习惯表示赞许的话,也许是有史以来最简洁的励志名言。

这就引出了所谓的“自己吓自己”系列,比方说《直面内心的恐惧》(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1987年),元励志书《 Help Me!》作者认为自己自己看过的最有效的读物。你不必辞掉工作,不必跳进冰冷的池塘中,也不必面对公开演讲的尴尬,但是,把屁股从沙发挪开,让自己内心紧张起来,是每一个斯多葛自助计划的必要部分。

4.马上做判断是不好的。

在解释这条常见的励志定律是很难不陷入到老生常谈。在对感受到的一丝怠慢做出反应之前,请深呼吸然后数十下,类似的建议你是不是听到耳朵都起茧了?要不就是忠告你要保持保持开放的心态?或者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下?或者质疑一下你的假设?或者也许别人未必是针对你呢?用经常被当作出自柏拉图的一位苏格兰作家的话来说:“与人为善,因为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艰苦斗争。”

你可以把这个叫做同理心,或者同情心,或者称之为魔鬼代言人(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或者检验一下你的特权。所有这些为的其实都是同一个目的——避免急于对自己的同伴做出判断。进化让我们先天会进行模式匹配并做出快速决策。当剑齿虎向我们的洞穴逼近时,这种思维很有用,但在亲密的多元文化社会里就要打折扣了。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但对数不胜数的励志书的每一位反复提醒我们的作者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

5.谨记生命的尽头。

罗宾·威廉姆斯本来可以过上的69岁生日已经过去,让我们回忆一下《死亡诗社》(Dead Poets’Society)里面“活在当下”的那一幕。威廉姆斯说:“伙计们,我们最终都是蛆的食物。” 在当下几乎一针见血到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句话。

但不管你受不受得了都得接受,因为对自己死亡的预见不仅仅是人之有别动物之所在,也是励志的武器库里面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这也会过去的”就源自苏菲派的诗歌,踏入罗马城门时,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让一名仆人对着他耳语的也是这句话。苏格拉底要我们记住“人终有一死”(memento mori)。这句话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因为当我们记得人终有一死时,人生的目的一下子就会变得清晰起来,日常生活日常的那些为了琐事的愚蠢争吵往往就会消停。18世纪的智者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写道:“当一个人知道在一两个星期后他将要被绞死时,这会很好地让他集中精力。

那我们怎么才能活在当下,抓住这一天呢?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去做,越快越好。《Someday Is Not A Day in the Week》(2019)讲述的是作者父亲的故事,他的一生都梦想要把每一个美国国家公园都参观一遍,却在做这件事情的途中因为中风死于某家酒店的浴室,那时候他刚刚退休下来一周。如果那就是你的命运的话,你会做些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如果自己的死亡可怕到难以直面的话,那么有一个更安全的版本也许对某些人更有效些:想象一下80多岁在养老院熬的自己。认认真真地想像一下:你坐在轮椅上,满脸皱纹,软弱无力,在无聊乏味的电视节目前咀嚼着托盘上的软食。如果你现在就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话,那个人是会感到很高兴还是会后悔呢?

这就是所谓的“回眸与前瞻”思想实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版本叫做“遗憾最小化”, 1996年的时候他就是用这个来做出决策,去冒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次风险。通过内心的交战,最终他认为,如果自己开车去西雅图创立Amazon,不管结果如何,相对于舒适地呆在纽约的咨询公司得过且过,80岁的自己都不会那么后悔。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都不能否认这种做法的确奏效。 

所有的励志书,都可归结为这11条简单原则(下)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