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说,才是这场独白短剧实验真正的内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龙承菲,编辑 :吴燕雨。

“如果身体总能修复,意味着伤害不存在吗?”杨幂躺在废品堆里,对着镜头喃喃问道。

在《听见她说》最后一集,杨幂饰演的AI,拥有被大众票选出的完美五官和可以定制化的身体曲线,是为了“爱与和平”而诞生的“完美女孩”。但也正因为此,她反复遭遇“毁灭”,又一次次返厂维修。在反复被伤害和维修之间“重获新生”后,她选择说出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听见她说》对女性的探讨边界再次拓宽,从人类的女性,拓宽至被设置为女性的AI。而无论肉身呈现为何种形态,让“她”说,才是这场独白短剧实验真正的内核。

随着“完美女孩”的播出,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也正式收官,最终其豆瓣评分定格在了8.4分。保持高口碑的同时,《听见她说》也收获了巨大的舆论热度:“完美女孩”上线后,引起了广泛讨论,“杨幂独白被商品化感受”“你是讨好型人格么”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注意到,这部集结了白百何、郝蕾、咏梅等头部女演员的作品,令其登上热搜占比最高的,不仅仅是8个女演员的演技,而是每一个故事探讨的社会议题:首期《魔镜》播出后,齐溪在片中对外貌的“苛求”引起广泛共鸣,“你有容貌焦虑吗”迅速登上微博、抖音热搜;《她和她的房间》在上周播出后,郝蕾饰演的被家暴的女主,引发了“家暴对人的伤害有多大”的讨论,微博相关话题阅读达到了1.6亿……

引起这样的讨论,也侧面验证了《听见她说》的初心。总导演赵薇曾在采访中直言项目的立意:“这个项目是比较纯粹地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从头到尾都为女性服务。”

但对比BBC,也有舆论认为依然该片“力度”不够。在豆瓣评论中,有不少网友质疑其讨论的主要议题,冲击性和尖锐程度与BBC原版相比都相对较弱,片中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对此,赵薇在《听见她说》的对谈沙龙上提到:“我觉得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短片就可以治愈的。”

不过,世界向前,生活也必须继续,每一位女性在生活中受到的经历和感受,就不值得被听见吗?片中的8个故事虽然有历史和科幻题材,但内核仍然是全职主妇、家庭暴力、容貌焦虑、大龄单身、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中年危机、物化女性等当下的女性的生存痛点,都是向社会发出真实女性的声音,而记录本身或许就是有力量的。

就像郝蕾在《她和她的房间》的后采中,被问及想对被家暴者说些什么时,她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抱抱她们。”

听见温和的“她”说

“你想不到吧?我一个妈,能恨自己亲生儿子。”

郝蕾饰演的、常年遭受家暴的冯爱梅,对着倾听者讲出了这样的“绝望”。面对亲生儿子因为生活琐事、扇2岁小孙子耳光时,她忽然恨起了自己的儿子。这或许是在遭受家暴之后,更深层次的恐惧。但在家暴可能影响下一代的悲剧面前,她语调平静,面孔漠然,只是在讲完后移开目光,拨弄了一下头发。

在《她和她的房间》中,长达20分钟的“独角戏”,郝蕾几乎没有歇斯底里的动作,始终保持着漠然又克制的状态。如果没有语言,观众很难看出,这是一个被困在家暴阴影中数年的女人。

戏里,丈夫老五像躲不开的山一样“压”在冯爱梅的生活之上。因帮人要债、以寻衅滋事的罪名入狱前,老五自比为如来佛,将她比喻成孙悟空,而他是她怎么也“逃不出的五指山”。

家暴,这样一个锋利的题材,采用这般克制的表达,其实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

“最简单的是身体的暴力,再上一层是精神暴力,再往上是情感的淡薄,而最严重的往往是漠视,甚至是传递到下一代,这个可能是击溃女性的一个点。”编剧高临阳告诉毒眸,“不能只写身体上的暴力,制作要将几个层面都逐渐深化。”

同时,这种温和与克制,也成为了贯穿整部《听见她说》的主要基调。与BBC原版所涉及到的婚内强奸、职场性侵等话题相比,不少声音认为《听见她说》的议题显得不够尖锐,力度也比较“克制”。

但这或许是当下社会和舆论环境下的某种必然。

在大众舆论中,女性意识崛起的初期,《听见她说》带有内容创作领域的初创意义。在本土化的环境下,从“家长里短”的温和话题着手,先让女性意识到当前的看似平常的困局,进行自我重塑,或许是《听见她说》真正想要带来的意义。

不过,即使是“家长里短”,《听见她说》也对看似微小的话题进行了细化,让话题贴近生活的同时保持锐度。

以家暴这一话题为例,《听见她说》中遭遇家暴的冯爱梅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温和、瘦弱的女性。担当倾听者角色的燕子,老公是大众印象中文质彬彬、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却拥有和冯爱梅相同的被家暴的经历。这种反差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家暴这一话题的“普适性”,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女性警惕与共情。

而随着镜头的移动,冯爱梅对面分明空无一人,倾听她诉说苦难的“燕子”可以是一位旧友,可以是臆想中的一个听众,也可以是镜头前每一位观众的投射——观众作为听众,听见被家暴的女性们的苦难,为她们的情绪和遭遇,提供一个走向大众的平台。

况且,《听见她说》中也并非没有给到解决困境的答案。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在《一个人的房间》中写道:“女人想要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这也成为了《她和她的房间》剧名的来源,也作为整个故事的内核支点、从“解脱”了的冯爱梅口中间接道出:她在努力赚钱,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

对于身陷困境的女性而言,最根本的拯救自我,是自我的觉醒与成长。而《听见她说》,想要成为那个启发成长的角色。

另一个或许会让观众感到意外的是,虽然有赵薇做执行导演,但如此细腻洞察被家暴女性的作品,背后的编剧和导演均为男性。

这种男性班底制作的女性题材,也成了《听见她说》普适性的一种体现。在《她和她的房间》之前,导演吕乐已经执导过姚晨、马伊琍主演的女性主义题材电影《找到你》,专业主义视角之下,男性同样可以进行女性视角的创作,并为女性发声。

而不用单一女性视角,讲述女性故事,这样的设计,也让原本有些锋利的立意,显得更为多元。“我自己觉得关于男性女性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的问题。”吕乐告诉毒眸。因此,在面对男性导演和女性导演的状态、语言等等差异,更多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非性别因素的影响,“(在创作上)首先要做好一个人,认真的去设身处地想这个角色是个‘人’,朝这个方向来努力。”

在《新周刊》的采访中,赵薇也提到包括陆川、翁子光在内的男性导演,都觉得拍摄这一题材是有意义的,并向她提出了加入下一季拍摄的想法。“这个题材拍下去还是挺有意思的,如果下一季再找我拍,我还是愿意拍的。”吕乐说道。

“她题材”的短剧综艺打样

事实上,《听见她说》的拍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

赵薇回忆两年前着手开始筹划时,制作团队一边进行调研、搜集故事素材,一边寻找投资方,而这几乎成为《听见她说》在前期最大的困难。

BBC原版《Hear Her》社会背景文化都与国内不同,这也意味着,《听见她说》必须进行本土化,而团队接触的不少投资方都害怕独白剧的形式和冷肃的主题对于观众来说过于沉闷。更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当时鲜明突出的女性主义题材在内容创作领域尚未崛起。所以即使有杨紫、杨幂两位流量女星分别在两期短片中担任主角,依然很难找到冠名商。

今年项目得以启动时,又恰好撞上了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吕乐告诉毒眸:“赵薇是3、4月份跟我提到这个项目,我当时准备5月从德国回来,但没想到三张机票都有去无回。”本以为拍摄要告停或延后,但赵薇提议,既然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够满足,不如像当时国内的大部分综艺摄制组一样,来一次线上的“云拍摄”。

在赵薇的坚持下,团队在7月先进行了一次试验,确认现场的两台机器和监视器画面质量、交流均没有问题,赵薇到现场坐镇执行,成为最后一份“保险”。8月,剧组正式开机,拍摄耗时两天,但因为德国和国内的时差,吕乐必须在3、4点钟坐在电脑前,才能与9、10点钟的北京现场对话。

但幸运的是,等到项目最终上线时,《听见她说》迎来了国内女性主义题材创作全面崛起的时代。

2017年10月,由好莱坞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举起第一面旗帜,从针对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对多名女星的性侵丑闻伊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Me Too”运动。女性主义意识在逐渐走入主流平台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它诞生的文娱行业,影剧综等女性主义相关的内容创作成为社会情绪的出口。

而到了今年,“她题材”达到井喷: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代表的女团选秀综艺,成为今年综艺市场的年度爆款;《摩天大楼》中的女性主义台词引起广泛共鸣,以刻画双女主友情成长为主线的剧集陆续推出;《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杨笠、颜怡颜悦、赵晓卉等女性脱口秀演员大放异彩……“她题材”、女性主义,逐渐变为文娱内容创作领域的大势所趋。

企鹅影视天马工作室总监、《听见她说》监制李笑提到:“女性题材在综艺板块占很大一部分内容,用户非常大,我们在这个领域多年来一直做深耕,做这方面的思考。”《听见她说》通过8位女演员的塑造,在以更为直接的形式呈现女性困境的同时,也丰富了腾讯视频的女性题材内容矩阵。

另一方面,短剧综艺的形式,也为“她题材”在长剧集和脱口秀段子之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腾讯视频对中短内容的一次创新。

随着综艺领域大片时代的来临和选秀真人秀走红,网络综艺时长不断拉长,但短视频却越发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化的特点,给人以“无营养内容”的印象。而《听见她说》短剧综艺的形式,恰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一次融合,以中短视频的形式,进行长视频类的精品化内容制作,从而在迎合观众阅读习惯的同时,丰富中短视频的内容创作。

“现在综艺动辄就是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以上时间,但是我们用了这么短、平、快,很锐很直接的表达方式去表达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实际也是符合当下现代年轻人对短视频(的喜好),即在相对琐碎的时间里,分享、传播等等看内容新的喜好。”李笑表示。

而最初受到担忧的独白剧门槛问题,也随着观众理解和接受程度的上升得到了解决。“我们发现其实用户门槛、欣赏能力,他的欣赏水准已经在有改善和有调整,且现在互联网年轻用户对于新形态的好奇和理解接受程度非常高,所以我们也是有足够信心。”李笑认为。

对于腾讯视频而言,《听见她说》的推出,同样是在洞察用户需求之后的一次内容输出。根据《2020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短视频用户占比达到61%,已经过半,而在短视频内容用户的性别分布画像中,女性占比超过60%。

平台的女性用户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潜力。因此,甜宠题材的《传闻中的陈芊芊》、都市女性话题剧《三十而已》、大女主职场剧《安家》以及中短内容的《听见她说》,能够从不同维度满足平台女性用户的内容需求,从而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同时,《听见她说》的推出,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腾讯视频的平台价值,更好地遵循制作团队“女性自我觉醒”的初衷。《听见她说》本质并不是为所有的问题和困境提供的“解药”,它能做的恰恰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第一步,即让每一个人听见“她说”,做出关怀和提醒,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脱口秀反跨年》中杨笠将她今年“最好的一刻”定义为躺在手术台上,做手术的男医生和躺在手术台上的她之间的关系无关任何性别定义,仅仅只是施救者和病人,她以“我现在感觉自由”作结,为整个段子进行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收束。

《完美女孩》的结尾,拥有完美身体的AI只有被认定为“报废”,才能与操控它的整个系统彻底脱钩,实现她从未感受过的“自由”。

无论是杨笠还是剧中人,她们所向往的,都是属于一个“人”的“自由”。

而回到现实中,在真正的自由抵达之前,请让“她”说,听见“她说”,或许便是自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