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情况中,权力动机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最近热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玲张小斐演绎的催人泪下的母女情外,沈腾饰演的沈光林作为影片的笑点担当,一点也没让观众失望。

作为厂长的儿子,沈光林享受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

不会粤语,却可以做合唱团的领队;

为了做广播员,可以建一个广播站;

文艺演出中出糗,台下的观众不敢笑;

可以跟厂里最漂亮的女孩子约会;

想南下深圳,父亲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分厂主任的职位,虽然他没接收……

在他身上,似乎处处体现着权力二字。

我们经常在别人身上看到权力的影子。

但权力究竟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花点时间去了解。

从定义上说,权力是控制他人及其结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权力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需要程度。有人需要我们时,或者我们比其他人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我们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权力。

比如,目空一切的沈光林,因为想追求英子,总是对贾晓玲的安排言听计从。

我们为什么会向往权力?

传统的权力观告诉我们,权力大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而心理学家则认为,我们之所以在乎权力,是因为我们害怕死亡,而权力可能会带来某种永生。一个人掌握的权力越大,就能活得越长久、越精彩,甚至在他离开人世之后,依然能够活在别人的心中。

生而为人,我们都有对权力的需要。

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查尔斯·S.卡弗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F.沙伊尔合著的心理学经典图书《人格心理学》中,也提到了人类的四种需要,其中包括权力需要。

权力需要指希望对他人产生影响以获得威望、获得比他人更强大的感觉的动机。

毫无疑问,权力需要高的人会谋求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位置,并用一些权力的象征装饰自己。例如,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很可能成为学生组织中的干部,具有这种动机的男性很可能在组织中担任行政职务。

权力需要高的人还会试图控制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他们想提高自己的声誉,希望别人把自己视为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人。

在很多情况中,权力动机具有很大的作用。谈判中,权力动机高的人比权力动机低的人更能坚持自己的意见,获取更有利的结果。权力动机驱动的人在成功时会进行无意识的学习,在下一次重复自己的行为。失败时也会进行无意识学习,学会不重复自己的失误。

我们对权力的需要强度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交策略。权力需要高的人与同伴进行交往时通常采取主动、自信、控制导向的方式。他们追求的回报是他人低支配型的表现,当他人对高支配型的人施加的影响反应不佳时,高支配型的人会变得更加愤怒。

权力动机是好还是坏?

职场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处理权力分歧,调解有关权力的问题,一旦开始留意,你就会发现权力之争无处不在。

比如,即将完成的项目被别人抢走,被塞来本职外的工作是接受还是拒绝,别人犯错误让你背锅怎么办……

此外,在职场中我们都认为老板的权力更大。他们决定着我们的工资数额、职位晋升和工作分配。他们可以雇用我们,解雇我们,甚至可以成就或毁掉我们的职业生涯。

但我们每个人不管资历、职称或职位如何,也都拥有权力。

比如,当我们工作努力、精明强干、业绩很好时,可以与老板谈判更高的薪水和职位。一般来说,老板也会尽量让我们满意。

又比如,在一个劳动力稀缺、劳动者辞职后可以轻易找到更好工作的环境中,老板虽然掌握一定的权力,但这个不可或缺的员工掌握的权力更大。那种身怀专业绝技、有更多选择的尖端人才往往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可以得到更多他想要的资源。

权力不仅能使我们更容易获得更多资源,还能能强化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提高我们的社会地位。

那么权力动机是好是坏?

心理学家认为,权力动机有两种表现形式,如何表现取决于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责任感。

对于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来说,权力动机能够促使他们产生对威望的自觉追求。在对威望的自觉追求中,权力动机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负责的领导总能得到下属的爱戴,靠谱的圆融更容易得到合作者的青睐。

不过,对于没有这种责任感的人来说,权力动机会导致他们施加影响的方式出现问题,包括职场PUA、职权骚扰等。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授德博拉·格林菲尔德在《权力》一书中写到:慷慨地使用权力,把他人利益放在首位,打下信任的基础,并且使得他人也愿意按照这样的方式为人处世,这就是权力的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权力?

以下这些场景对打工人来说一定不陌生:

公司要求带电脑回去工作,假期变成了换个地方工作;

同事总是把他的工作推给我,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客户的需求一天变三回,累死累活也做不完这个项目;

……

以上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没有使用好自己的权力。

我们不能有效使用自己的权力,就会耽误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权力呢,在《权力》一书中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

明确底线

无论你在与同事竞争职位,还是身处上级或下级工作岗位,明确底线是平衡权力所需的手段。

这就像是站在跷跷板上,你必须知道如何控制身体平衡,或者要配合对方的动作,以免掉下来。

而作为职场人,我们需要支持上司,但有时也必须看清现实。比如,有时上司会犯错,有时他们会越界,这时你就必须让上司知道,你清楚自己的位置,也会维护自己利益。如果他们不能改变对待你的方式,你就会想要离开。

例如,在日剧《我,到点下班》中,设计师樱宫总是被甲方公司的领导占用私人时间,叫去喝酒、吃饭,不懂拒绝的她被提出了更无理的要求-换上暴露的衣服陪着跑步。

敢为人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进行了一项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同等地位的人在回答一组问题时,表现得过于自信的那些人比表现得中规中矩的人更容易赢得地位。

即使团队成员知道他们最尊敬的那些队友回答错误,这些表现得过于自信的成员的地位也不会受到损害。

这项研究表明,过度自信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危险。我们大都敬佩那些甘冒个人风险推动团队前进的人。

当团队处于危机之中,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掌控局面时,强势专断、敢为人先地使用权力比庸庸碌碌、甘居人后的做法更受欢迎,也更受推崇。

表达尊重

权力的使用通常会让人联想到支配与胁迫,或者是强迫别人出于恐惧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是,权力不仅仅是使用武力威胁他人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社会杠杆,可以建立关系、强化关系。等级关系可以使人们一起工作,高效地完成共同的目标,因为他们不必争夺控制权。

在职场中,权力不仅意味着独断专行,表达尊敬甚至服从的能力也可以带来权力。

所谓的尊敬是指在对待他人时,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至少和你的一样重要。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权力小于你尊敬的人,而是意味着你不打算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对付与你有关系的伙伴。

尊敬对方可以消除相互间的敌意,表明彼此之间不存在威胁,可以创造信任的基础,建立关系。

如果使用得当,带着尊敬他人的心理使用权力,可以为我们赢得地位,因为这被视为胸怀坦荡:它可以帮助提高团队决策质量,可以让别人感觉受到重视,并且非常有利于赢得他人的信任。

表演权力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感到无助的时候,比如跟客户的谈判陷入别动,领导希望我们能勇敢站出来,破解困境,提出解决方案,但我们自身可能对自己不够自信,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迟迟不能做出判断。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想象力,为自己设定一个情景,在这个情境中,主角面临着跟我们一样的难题,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应对,是犹豫不决还是勇敢坚毅?他们会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如何跟客户沟通,是底气不足还是举止得体?然后把自己当成这个主角来面对当下的境况。

运用想象力不能改变我们的真实身份,也不能改变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但它可以改变我们的自身体验和对所处环境的体验。

当我们下次面对一个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挑战时,比如一个新的工作任务、一次公开的演讲或一个陌生的情境,不妨提前问问自己“我希望自己在剧情里面像谁”“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才能产生我渴望的权力”,可能是直属领导身上的那种沉稳和自信,可能是同事身上的那种勇气和敏捷,甚至可能是影视剧里主角的那种充满智慧、临危不乱的品格。

此外,在需要表现得有权力的情况下,我们的穿着打扮能带给我们自信,让我们看起来像那么一回事,也能帮助我们尽快进入状态。

内容摘自《权力》转载请联系授权

《权力》存在于每一种关系中,并且通过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体现。当权者应将责任置于权力之前,将发展置于事实之前,以集体利益为重,并重视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权力。通过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权力,我们就能更好地预防权力滥用,阻止因权力滥用而危害世人。

作者简介

[美] 德博拉·格林菲尔德(Deborah Gruenfeld)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曾获得纽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多年来,格林菲尔德教授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尤其是权力方向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并开创了斯坦福大学的知名课程“权力心理学”(Acting with Power)。

格林菲尔德教授曾于2002-2003年担任美国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协会成员。她还得到了麦克阿瑟基金会和伊利诺伊大学国际安全项目、花旗集团行为科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的研究资助。其研究成果已在许多学术期刊以及《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奥普拉杂志》《华盛顿邮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媒体上发表。

此外,格林菲尔德博士还是斯坦福大学女性领导者管理项目的共同负责人之一,也是励媖基金会(LeanIn.Org Foundation)及斯坦福大学女性领导力提升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s Leadership)的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