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和邓氏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但是我们的很多身体结构可以互相比较,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作者:朱幼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原文标题:《我们用来咬合的颌骨,竟和这条古鱼海怪一脉相承 | 朱幼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朱幼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古鱼类,古鱼类离大家的一般知识范围比较远。

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鱼类时代的一个超级掠食者——邓氏鱼的故事。

我们会了解邓氏鱼长什么样子,它是怎么演化来的,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灭绝的,以及它和我们有怎样的联系。

之所以选中这条鱼作为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因为我想大家一般对古生物感兴趣,就是对恐龙感兴趣,对恐龙感兴趣,一般就是对霸王龙感兴趣,为什么呢?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这个神秘的、原始蛮荒的失落世界的一个浪漫想象。

另一方面,我们对这些史前的超级掠食者、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这些生物都有一种莫名的憧憬。

而且越往古代,这种顶尖掠食者的样貌就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像异形。

史前海洋的超级掠食者

比如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海洋里面的超级掠食者奇虾,长得非常像外星生物。

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因为在2015年的一部《变形金刚》电影中,里面的外星入侵战舰,就是以奇虾为原形来设计的,所以它确实长的非常的alien。

寒武纪接下来是奥陶纪,当时陆地上还没有那么多生命,海洋中的超级掠食者就变成了它的史前近亲——角石,也就是直壳的鹦鹉螺。

这种直壳的鹦鹉螺在奥陶纪,曾经可以长到五六米那么长,它的前端虽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是长得像乌贼一样,是有很多条触手的这种怪异的样子。

它们是当时海洋中的霸主,捕食当时海洋中的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到了今天,鹦鹉螺只有一小部分遗存了下来,它们也不再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了。

到了志留纪,超级掠食者的宝座又换人了,换成了什么呢?

换成了一个看起来更加怪的,而且更加凶残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海蝎子,有时候也叫做鲎。

但是它和现生的鲎,还不是直接的传承关系,只是近亲而已,它们以捕食当时海洋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鱼为生,有些海蝎子可以长到非常大。

前面几个时代的超级掠食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无脊椎动物,那么当时的脊椎动物到哪里去了呢?

到了泥盆纪,我们后来把泥盆纪称作鱼类的时代,这个鱼类时代的超级掠食者又是谁呢?

是这种鱼吗?

不是。因为首先这种鱼长得非常小,可能只有几厘米长。

而且这些鱼长得很萌,一方面是因为它圆头圆脑,整个身体前端都是钝圆的。

另一方面,在旁边的复原图中,它是一幅很惊讶的表情,好像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就像是从动漫里直接截下来的图一样。

其实惊讶得像张开的嘴一样的部位还真的不是它的嘴,这个是它的鼻孔,其实不仅是鼻孔,也是脑垂体的一个开口。

所以这些早期的鱼类都长得非常怪异,也长得非常萌,它们肯定不能成为海洋中的超级掠食者,而且往往是被角石和海蝎子所捕食的。

而且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可以上下开合的颌。

所以一方面限制了它们的捕食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它们的呼吸能力。所以它们不能长得非常大,也不能游得非常快,根本不可能问鼎超级掠食者的宝座。

这个情况到志留纪发生了变化,因为志留纪出现了一种新的鱼类,叫做有颌鱼类。这种鱼类以后变得越来越繁盛,最后爬上陆地,变成了什么呢?

就变成了我们,以及我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猫、狗、马、牛、羊、鸟,它们都属于有颌脊椎动物,都是有颌鱼类的后代。

有颌鱼类有什么特点?

第一,当然是有可以上下开合的颌,这个颌就让它们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呼吸效率。

提高呼吸效率后,它们就能获得更充分的氧气供应,这样它们就能长得更大、游得更快。这样一来,它们就有了捕食其他动物的资本,包括之前它们无颌类的亲戚。

图中是志留纪最大的捕食的鱼类——钝齿宏颌鱼,它的体长可能在1米左右,和邓氏鱼比起来是相形见绌了。

有颌鱼类在科学上一般分四大类群,我们熟悉的主要是硬骨鱼和软骨鱼类。

硬骨鱼就是我们经常吃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而你们知道的大部分也都属于硬骨鱼。

软骨鱼类简单来说就是鲨鱼,另外一类大家比较陌生的是棘鱼类,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棘鱼类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软骨鱼类,原始的鲨鱼。

还有一类,就是今天的主角,可能大家很陌生的一个名词,就是盾皮鱼类。

盾皮鱼类身披厚重的甲胄,但是它又有颌,和没有颌的甲胄鱼类还不太一样。

盾皮鱼类是一个分异度非常大的类群,里面有形形色色的种类,大部分长得和旁边的甲鲶,也就是现代的一类鲶鱼非常相像。

甚至一些非常有特征的结构,比如它的胸鳍前端有一对刺,这些在甲鲶身上也有。

虽然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路径演化过来的,都是不同的结构,但是确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趋同演化现象。

大部分的盾皮鱼类长得都有点像甲鲶,但是有一小部分的盾皮鱼类,包括超级掠食者邓氏鱼,就是从这个形态开始向其他方向演化,慢慢地从底栖向水域的中上层演化。

从底栖的一种吃其他小动物甚至食泥的动物,比如非常奇怪的胴甲鱼类盾皮鱼,向超级掠食者的宝座进发。

胴甲鱼是一类非常奇怪的盾皮鱼,它奇怪在什么地方呢?

它的腿长得像螃蟹的腿一样,都不像鱼类的鳍。

邓氏鱼属于盾皮鱼当中的一支,确切说来属于盾皮鱼中的节甲鱼类、短胸节甲鱼类、厚甲鱼形类、邓氏鱼类。

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做中国的短胸节甲鱼类的。

因为中国没有邓氏鱼,所以我没有直接研究过邓氏鱼,但我确实是研究它们的近亲的,比如邓氏鱼的祖先。

就像左图的居当鱼,存活在泥盆纪的早期,距今大概四亿年前,虽然它们很小,主要也是生活在水底的,但是已经是一种凶猛的掠食者。

邓氏鱼长什么样?

邓氏鱼为什么叫邓氏鱼?

它是纪念当时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博物馆的馆长Dunkle,大卫·邓克尔,所以它的拉丁文学名叫做Dunkleosteus,就是为了纪念这个人。

我的西方同事往往把Dunkleosteus开玩笑地称作“Uncleosteus”,叔叔鱼Uncle。

除了邓氏鱼之外大家可能还听过一个名字,叫恐鱼,而且大家经常看到,恐鱼和邓氏鱼好像长得差不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左图是我的童年阴影,是一部当时引进的片子,叫做《红海魔影》,里面说这个海怪是一个恐鱼和章鱼的结合体。

恐鱼和邓氏鱼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比较复杂,可能就涉及到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做正型标本,具体的就不展开讲了。

简单地说,早期的大部分恐鱼的标本,后来经过重新厘定,其实都属于邓氏鱼。

但是恐鱼的正型标本,确实是和邓氏鱼不一样的一种鱼,所以现在恐鱼和邓氏鱼还是两种鱼。

但是你们过去接触到的大部分恐鱼的标本、恐鱼的形象,其实就是邓氏鱼。

作为超级掠食者,邓氏鱼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大部分的证据显示,包括最完整的邓氏鱼的骨架显示,邓氏鱼的体长可能大概有5到6米,取决于怎么去复原身体比例,因为邓氏鱼的尾巴是没有保留下来的。

但是有一些还没有发表的化石显示,可能有更大的邓氏鱼存在,更大的可能有10米左右,超过一辆公交车的长度。

即使是普通的4到6米之间的邓氏鱼,它的体型也要超过现代的大白鲨。

邓氏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鱼,但是口说无凭,它到底有多凶猛?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它的咬合力非常大,整个邓氏鱼的身体结构都是为了强大的咬合力而优化的。它的咬合力很大,据计算可以达到6000牛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差不多相当于600公斤的重量。

这个咬合力是超过现代的大部分动物的,可能没有咬力最大的动物,比如短吻鳄那么大,但是超过大部分动物。

另一方面,有化石证据显示,很多邓氏鱼身上有深深的伤痕,而附近没有其他动物能够造成这些伤痕,说明邓氏鱼是一种同类相残的动物。

当时的海洋中也是非常残酷的,根据过去的一些复原图,包括我小时候看的那些书,都把邓氏鱼当成是一种行动迟缓的、在水底伏击其他鱼类的长得像鳗鱼或鲶鱼的鱼。

其实邓氏鱼并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大部分复原图都把它复原成一个大型的鲨鱼,比如现在的大白鲨、虎鲨,又叫鼬鲨的形态。

它其实是在水域的中上层活动的一种游泳速度特别快、积极捕食的鱼类。

过去在科普书中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讲邓氏鱼的颈部有一个关节,因为它在水底伏击猎物时,它的颈部关节就会像马桶盖一样打开,然后再合上,把附近的鱼给吸进去,咬住。

那么是不是这样?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邓氏鱼的咬合机制其实和大部分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有一点像的。

即使人类在吃东西的时候,颈关节也是参与进食动作的。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啃西瓜时,脖子是在用力的。

我们认为这些肌肉和邓氏鱼颈背上的肌肉是一脉相承的、同源的。一般练健身的话都会知道,这个肌肉叫做斜方肌,在邓氏鱼身上,这块肌肉是参与进食的。

邓氏鱼具有非常发达的斜方肌,也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它的咬力和摄食能力。

还有一个科普书上经常出现的迷思,就是说邓氏鱼没有牙齿,所以它只有颌骨来行使牙齿的功能。是不是这样呢?

这只是部分的事实,真实的故事是,邓氏鱼的祖先其实是有牙齿的,而邓氏鱼恰恰是在演化的过程中,把牙齿退化掉了。为什么呢?

因为早期它的牙齿和人类的恒齿一样,是无法替换的,磨损之后就没有了。

所以邓氏鱼觉得这样不行,或者说在它的生存竞争中属于劣势。

所以它就演化出了一套新的系统,把牙齿退化掉了,用它不断生长的颌骨代替了牙齿的功能。

这样它上下咬合时,上下颌骨互相磨砺,能让它咬合的部位一直保持锋利。

有一点像现代的猛禽,当然猛禽主要是在其他地方,比如石头树干上摩擦以保持锋利的。

史前海洋是非常残酷的地方,大家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在泥盆纪的海洋当中,一条鲨鱼正在悠然自得地游动。

突然之间看到一个血盆大口,一条邓氏鱼冲了出来,把这条鲨鱼拦腰咬住,大家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其实没有。

就在这时,不仅这条鲨鱼死掉了,这条邓氏鱼也好像被定格在了这一刻,痛苦地扭了一下身体就死掉了,沉到了海底的沉积物当中,被掩埋起来。

差不多3.6亿年后,人们发现了左图这块很有意思的化石,这是一个邓氏鱼的头,这个头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它被深深地嵌了一根很大的刺,这根刺直插邓氏鱼的脑颅,嵌进了它的脑子里,可能一下就杀死了它。

这根刺的主人是谁呢?

是一种史前的鲨鱼,叫做栉棘鲨,一般认为栉棘鲨是邓氏鱼的猎物之一。

但是这一次,这条邓氏鱼“大意失荆州”,在咬的时候正好咬到了它的刺上。

而且这根刺用了一个寸劲,一下就深深地刺入了脑颅,把邓氏鱼杀死了,也让我们从这个化石一窥史前食物链的残酷。

邓氏鱼有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亲族和邻居,最有名的其中之一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做霸鱼,它的拉丁文名Titanichthys。

泰坦Titan就是巨人的意思,它也长得非常大,可能和邓氏鱼差不多大,但是它的颌骨看起来非常细弱无力。

所以一般认为它可能是一个滤食的物种,就像现代的鲸鲨,包括像照片里的姥鲨。

邓氏鱼时代的落幕

所以史前海洋已经非常缤纷多彩,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那么这么厉害的邓氏鱼是怎么灭绝的呢?

在地球历史上有五次大灭绝,其中第二次,就是晚泥盆纪末大灭绝,大灭绝有一个特点,它不是分一次,而是分两次。

一次是在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差不多3.7亿年前,另一次就是在泥盆纪末,3.6亿年前,间隔了1000万年。

在这1000万年的两次事件中,地球海洋发生了两次巨变,原因至今我们还不是特别清楚,不像恐龙灭绝好像就是小行星造成的。

什么造成了泥盆纪末这两次环境巨变,我们还不清楚,但总之是有这两次环境巨变,整个海洋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系统重新洗牌。

邓氏鱼也没有逃过这场劫难,最终就灭绝了。

尽管它灭绝了,但是古生物学研究很多时候在寻找不同生物之间的联系时,邓氏鱼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有意思的遗产。

首先,所有后面的有颌鱼类都是演化自盾皮鱼类当中的一支,所以我们是盾皮鱼的后代。

2013年发现的初始全颌鱼,就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颌骨很可能就和邓氏鱼的颌骨,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每次我们吃东西时,都要感谢邓氏鱼给了我们可以上下咬合的颌骨。

虽然我们和邓氏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但是我们的很多身体结构可以互相比较,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作者:朱幼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