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作者:回形针PaperClip 

要想一劳永逸地脱毛为什么这么难?相比拔毛、剃毛和脱毛膏等方式,光学脱毛真的有用吗?毛发,有的人嫌少想生发,有的人嫌多想脱毛。脱毛到底有多难?如何科学脱毛?

先来认识一下人体的毛发。在你全身就遍布着这样的长毛、短毛、毳毛。虽然特性不同,但结构基本一致,皮肤以外的为毛干,以内的为毛根。

包裹毛根的为一袋状毛囊,深度大约在 1 ~ 5 mm。毛囊分为三个部分:漏斗部、峡部和毛球。毛球下端凹入部位为毛乳头,维持毛发的营养和生长。靠近毛乳头的毛基质是毛发及毛囊的生长区,并为毛发提供色素。年轻时期毛发生长更加旺盛,毛发粗壮且颜色更深。

但它并不会这样一直生长,所有毛发都会经历三个生长周期。生长期的毛发快速增生;退行期毛乳头缩小,毛囊缩短,毛根上升;休止期毛囊萎缩,毛发脱落,直到进入新的生长期,周而复始。

不同部位毛发的生长周期不同,比如头发的生长期可持续约 2 ~ 6 年,而眉毛只有 1 ~ 2 个月,所以眉毛的长度要远远短于头发。

而在相同部位的毛发,有的疯狂生长,而有的正在脱落。显然等它们自己集体消失不可能,还得我们动手。方法有很多,包括传统的物理脱毛、化学脱毛和光学脱毛。

最原始粗暴的方法就是将毛发一根根地拔除,如果你能忍受拔毛带来的酸爽,说不定还会上瘾,但千万要小心别患上「拔毛癖」。不过这样一根根拔确实效率有点低,想要大面积拔除,还得上蜜蜡。效果不错,前提是你能忍受撕扯带来的剧痛。

另外拔毛会对毛囊有损伤,存在诱发毛囊炎的风险。

相比拔毛,剃毛来得无痛一些。放心,并不会越剃越多,剃掉的只是毛干,并没有触及毛囊,由于发根部的硬度和直径都大于发梢,才让你误以为毛发变粗变多。

但要注意在摩擦部位如腋下或私密部位,会存在擦伤和刮伤感染的风险。要想省事,化学脱毛则更加直接。只需均匀地将脱毛膏涂抹于毛发部位,静待几分钟后便能用刮板去除毛发。原理很简单,脱毛膏的成分中大多含有巯基乙酸盐,它能够打断毛发中角蛋白的二硫键,溶解毛发结构,并从发根部脱落。

脱毛膏对皮肤有刺激,如果肌肤敏感或频繁使用,很容易诱发红肿过敏反应,使用前一定要做局部过敏测试。

提醒一下,记得让你的脱毛膏离洗发水远一点,不然很可能让你所剩无几的头发雪上加霜。

虽然这几种方式都能达到脱毛目的,但不得不面对毛发很快就长出来的问题,且这场战斗将持续一生。搜索永久脱毛,会发现少不了激光脱毛和光子脱毛的身影,它们是什么?到底有没有用呢?

这一切还需要追溯到 Anderson 在 1983 年提出的「选择性光热理论」,靶组织在吸收光子能量后,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凝固坏死,而周围正常组织不会发生病变。所以只需要向毛囊发射激光或脉冲光,破坏毛囊就能实现脱毛。听起来简单,但要想实现并不容易。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波长。举个例子,黑球代表毛囊,白球代表皮肤,选择特定波长的光就能实现只让黑球自爆,白球安然无恙。我们就是要选择一种被靶色基优先强烈吸收,而周围组织相对不吸收的光。皮肤中的色基主要有黑色素、血红蛋白和水,不同色基对光吸收能力不同。脱毛需要的靶色基为黑色素,就要选择血红蛋白和水相对吸收较少的光,波长大约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

另外不同波长的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不同,考虑到毛囊深度,激光脱毛多选用 694 nm 以上固定波长。光子脱毛为宽光谱,可以作用于不同深度的毛囊,但同时短光波会增加非靶组织竞争吸收能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会通过滤光系统滤去非所需短波。

其次是能量密度。研究表明要想破坏毛囊需达到 5 J/cm² ,过低则不能造成毛囊损伤,达不到长久脱毛效果。

最后是脉冲时间。毛囊受热会使周围组织温度升高,但这需要时间,只要毛囊受热时间小于热量向周边组织散失的时间,就能够将热量局限于毛囊上。

满足这三个条件,调整合适参数,就能够实现安全有效的脱毛。在这份经脉冲光脱毛的 1038 例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各部位有效率在 62.50% ~ 100% ,总体有效率达到 92.80%,效果可观。

但要注意脱毛效果会受皮肤毛发颜色、产品参数和身体部位等影响;同时还需要足够长的疗程,因为每次破坏的只是部分处于生长期的毛囊,只有经历多次轮番攻击,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当然你也可以像这位小哥一样来个全身上下无死角脱毛,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