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即将跨过“数量阶段”进入“质量阶段”,期间会有“一个增量”和“一次质变”,即由于有1.5亿到2亿人真正完成城镇化的增量需求,和“住得好”的品质变化。

“中国经济主要矛盾转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候,居住仍然是其中重要内容。”在2021中国智慧地产(第八届)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地产行业即将跨过“数量阶段”进入“质量阶段”,宜居、绿色、智能会成为未来地产行业的发展主题。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认为,从2016年开始的金融整顿“实际上也影响到了房地产行业。2020年两个三条红线的出台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去金融化的开始。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房地产无从金融化的发展模式,逐渐过渡到了一个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商从所谓开发人到手艺人正在转化。”

但在未来几年中,增量发展和居住品质的提升并存。“经过20多年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的人均建筑面积为37平米,基本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但人均住房的使用面积只有20多平米。”管清友表示,“由于有1.5亿到2亿人没有实现真正的城镇化,房地产行业仍然有坚实的基本盘。”

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可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但从目前发布2020年年报的龙头房企业绩数据来看,利润增速不及营业收入增速是普遍现象,房地产企业面临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全面转型,包括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在内的方向较为热门。

清华大学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的主任孔鹏表示,如果降维去看过去建设的住区和城市,“它的利用效率太低了,它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太大了”,包括对空间的组织、能源的供应都不够集约,形成了巨大浪费。

孔鹏认为,空间应该与人的活动时间线相吻合,“如果一个空间里面没有人,它所有的供应包括它本身,包括它的资源供给全部都是浪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通过数字智能手段改变空间的管理方式,在数据的抓取、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处理四个维度上抓住新基建的机会,建造智能数字人居。

另一个促进开发商转变的动力是来自需求端发生了巨大变化。2020年一组机构调查数据显示,90后购房者的占比已经达到37%,比2017年提升了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需求结构正在改变,而新生代购房者“更多追求一些品质,他们追求调性,他们追求性价比,他们甚至追求社会的社交商品,更加追求一些平等”,金科服务集团副总裁王安平认为,目前开发商已经看到了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弊端,希望能够做出一些差异化的设计,这也是“回归居住本质”的体现。

在调控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挤压下,房地产行业将迎来实质性变化,这也是每个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