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整体大环境下,各个企业日子可能都不太好过,哈啰也是受影响的企业之一,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并不会影响我们对普惠出行、普惠生活大愿景的看好。”

4月27日,在哈啰出行举办的春季沟通会上,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CEO杨磊作出上述表示。

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介绍,随着复工复产推进,哈啰出行的业务量也呈现阶梯式复苏。目前,整体业务量已恢复到疫情之前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哈啰出行曾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骑行量明显下降,进而对收入产生影响。为此,哈啰出行采取了降低营销短信的费用、提高服务器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对单车智能锁维修进行提效降本等节流措施。

对于疫情产生的具体影响,李开逐解释:“常规来说,春节期间大家都放假了,再加上一二月是冬季,本来就是淡季,对公司的影响相对好消化。但在三月之后,我们看到,复工复产不是一瞬间的事。”

李开逐说,按照计划,春节后的时间是哈啰出行的投放高峰,受各地交通管制以及上游供应链生产停工,哈啰出行的车辆投放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伴随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鉴于公共交通密闭性等问题,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业务回暖迅速,上游供应链产能也已经开始爬坡。哈啰出行在3月份发布了新一代的共享单车“云行”和共享助力车“云起”,足以体现公司对市场的投入和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共享单车市场在4月融资消息频出。其中,滴滴旗下独立品牌青桔单车获得首轮融资,哈啰出行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智享”)获2亿元投资。此外,哈啰出行CEO杨磊也4月2日的公司内部信中表示,哈啰出行已在去年底完成新一轮融资。

“我对友商的融资并不意外,恭喜我们的友商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也代表市场的基本判断,共享单车及两轮出行依然具有潜力,有空间去挖掘。但从目前的两轮出行行业看,已经过了烧钱、砸钱的打法,转向对成本控制和精细化运营聚焦效率和质量的比拼。”杨磊表示,哈啰出行已在2018年3月实现了公司的EBITDA(自由现金流)转正,之后基本上维持这个状态。另外,中国两轮车市场广阔,从市场空间来判断,再结合自身业务规划和节奏,公司能够实现在今年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9年年底的融资,核心思考是希望在未来几年加大公司新业务发展,持续在新的业务领域、新的技术方向上做更多投入。作为一家拥有近5000人的公司,我们会着眼于公司具体发展节奏去判断是不是需要新的融资。可以肯定地说,哈啰的现金流是非常健康的,现金储备也是相对充足的,眼下是哈啰创业历史上现金最多的阶段。” 杨磊说。

哈啰出行方面表示,在2019年,哈啰出行的共享单车及助力车获得一些毛利,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发展及效率持续提升,公司在2020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是可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