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会”正在火热召开,针对大众当前最为关心的各种经济、民生等议题,有一些相应政策、应对出台,获得了“务实”“及时”的好评。

同时,各位“代表”“委员”们也积极拿出“议案”“提案”,受到火热关注。

做父母要考试?稀缺的孩子

日前,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和宣传力度。

这当然其实是个经济密切相关的议题。

虽然其出发点可能是一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如近些年屡屡爆出的“虐童案”等,无不让人悲伤、气愤,对一些不能履责的家长提出质疑:“生”而为家长,这样对吗?

然而,不得不说,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增加和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总体而言,当前可能是家长责任感、自省能力等最强的时代。且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人质疑“做家长”的“天然性”和“必然性”,而非相反。

如果向前追溯,整体看,家长行为和家庭教育一定是比现在更为粗粝甚至粗暴的。

我有一位中年朋友曾经感叹:我们小时候都是到处乱跑,跑丢了也不怕,总会找回来。哪像现在的孩子,天天一堆人看着,还生怕不见了。

我半开玩笑地回答:你小时候那个时代,家里孩子多,收入也不高。每家人成天想着怎么养活自己的孩子都不够,有的恨不得把孩子送给别人,哪儿能还想着别人的孩子。所以你在外面跑,很安全,没人要。

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原理,稀缺。

稀缺品价值更高,市场会追逐稀缺。

卡在稀缺性转型中的父母

过去,一对家长对着一堆孩子,家长的精力、时间、资源乃至爱稀缺。孩子想要父母的爱,自己要好好争取。孩子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好好考虑。所以,父母管教或严厉或松散,都相对比较“单调”,而且无论如何,“反哺”“孝道”是要强调的。父母对孩子怎么样都行,孩子必须对父母好。所谓哪吒他爹所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现在,一堆家长对着一个孩子,孩子稀缺。父母想要孩子的爱,必须好好争取。孩子的事情,父母要扶上马送上楼跟着爬追着擦汗。孩子心里想着的,是“原生家庭”这座大山。生活不顺畅、事业不顺遂、学习不顺利,总之有什么不顺心,“原生家庭”的“坏影响”很顺嘴。

所以,现在流行说,孩子觉得父母欠自己一个“对不起”,父母觉得孩子欠自己一个“谢谢你”。

其实,父母不但很委屈,而且可能也很蒙圈:我做孩子时,自力更生,父母花在我身上的时间精力不如我现在做父母花在孩子身上十分之一,但是我很尊敬他们。我做父母时,朝乾夕惕,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是我父母在我身上投入的十倍不止,受到的尊重却不及我对我父母的十分之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难啊。

没有什么办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稀缺物质,如果你刚好在两个不同稀缺物质时代的转换中,很容易被卡住。上下不舒坦、左右不是人。

谁来主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算过关?

这么说,并非要否认社会仍然存在不少父母失责、失职的问题。而且,对这些问题,我也非常赞同,要加大惩戒力度,并想方设法加以改善。

然而,如上所述,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看,做家长都不是个容易“标准化”的“活儿”,遑论“量化”。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但是,你想想,如果为人父母是用考试的,会不会觉得也太可怕了?

首先是,谁来主考呢?人都是人他妈生的,活这一辈子,半辈子做孩子,半辈子做父母,积攒完了经验,就已经是暮年,谁都有得意、谁都有悔恨,谁有资格在人生这件事上考谁?

其次,考什么内容呢?许多人生“得意”“失意”可能也烙印着太重的个人痕迹。一个妈妈写出“如何让孩子十五岁上哈佛”,这就是妈妈的标准或目标吗?幸福的家庭也未必相似,何况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而他们或正是我们所称最需要“上岗证”的个体。

第三,怎么考呢?是笔考机考还是实践操作考?我们看到,疫情期间,有些孩子要上网课却没有网络或设备,已经难为死了,若是机考,他们的家长应该很难做到吧。如果是笔试和实际操作应该也会有很大出入。若孩子的“综合素质”是语文数学外语运动美术音乐周游列国,那家长素质就应该是诗书满腹博古通今高朋满座金玉满堂。但有些孩子早早“当家”,劈柴喂马烧饭给妈妈,他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参加考试?

最后,怎么算是过关呢?考试再难,是一次性的。而生活是持续性的。考得再好又怎么样?有些人就是考试的巨人生活的矮子怎么办?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吗?

深层次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未成年人保护不足

由此可见,当前对父母资格的关切,是进步,也是好事,给予父母一定的培训是帮助,也是支持。但必须看清楚,其主要问题和矛盾并不在于此,用所谓“上岗证”的办法也就不可能解决相应社会问题。

当我们谈父母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谈孩子。

当下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二是未成年人保护不足。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既有教育本身的资源分配问题,也有整体社会的财富分配问题。新中国一路走来,在减贫、扫(文)盲、义务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巨大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问题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得日益突出。尤其是户籍和土地的“双轨制”,使许多原本属于“农村”的务工人员难以兼顾子女教育、养育责任,造就许多“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也常常在“精英教育”和“教育资源短缺”两极间撕扯。因此,有些父母群体的失职甚至缺位,有个体原因,也有社会背景原因,而且,有些年轻父母,本身就是以几乎同样的孩童生活状态过到今天的。可见,不改变环境,这种代际失职还可能继续。

未成人保护过去在中国相对欠缺,或者不太受重视。这和中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似乎有一定相悖之处。孩子不怎么被看作所独立个体,也不会去寻求“尊重”,因而也谈不上保护其“权利”。现今注重保护未成年人权利,是关爱少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对于一些家庭虐童事件,似乎仍然难以得到较好解决。而有些猥亵儿童案件,更是令人惊心,应当愈加引起社会、司法等重视。不久前的鲍某明涉嫌强奸14岁少女案件,久拖难决,显现未成年人保护法本身或还存在较大漏洞。

有善意,还要有更加的诚意

当我们谈孩子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谈自己。

所以,相关委员拿出这个提案,其善意可嘉。

但我总觉得,做了惶惶民意的代表,要有更加的诚意,找出问题深根,为人民谋福祉。

就像是父母“上岗证”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结构在不断变化,社会思潮也在不断变化。那些怪“原生家庭”导致自己挫败的人已经成年,他们面对的想法是:不想生。除了社会经济压力等,他们也已经成为对成家、育儿更为自省的一代人。2014年起,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则连续15年上升。即使放开“二孩”,生育率也持续下降。

所以很明显,年轻父母中的绝大多数,需要的是帮助和支持,极少部分人,需要的是法律的惩治,都不是一纸考试通过后的“上岗证”。

此外,事事都寻求财政包干,大概既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也不符合市场化的需求。我国幼儿园本身都没有财政“包干”,提议幼儿园家庭教育让财政出钱,有可行性吗?

这次被热议的代表委员议案提案中,还有一些寻求“包干”的,比如伊利集团高管提出国产乳业保护,将饮奶加入国家战略,一贯自诩跨国全球集团的联想董事长提出电脑要列入国家战略物资等,不仅与日前下发的相关推进市场化机制意见不符,也让大众担心,作为民意的代表才有机会做议案提案,所提内容却赤裸裸代表自己利益,会不会违反了最基本的“利益冲突”伦理?

有人提出现下最当“应急”的问题,海外留学生如回国,如何学业对接?在网上被喷成了筛子。这个问题很难不被骂,因为涉及教育公平问题,正是大众所能自己掌握的一点点最珍贵资源之一。

但好的议案提案应该无惧挑战,如果是经过深入调研、深刻思考、深思熟虑的话。没有什么观点能够取悦所有人,但要经得起事实、逻辑和时间的考验。

当全球秩序趋于失序,中国改革压力不小,更需要有公心、有良心、有专心的意见建议。深层次问题在兹,何不恳切求之。

后记

做父母要不要考试?

做议案提案呢?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