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产生嫉妒心理几乎不可能,但你可以控制嫉妒带来的羞耻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 HBR-China。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时不时地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较。为了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我们很自然地以我们周围的人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进步。对于那些特别想要取得成就的人来说,不断与外部进行比较是他们动力的源泉,也是为职业成功设定清晰目标的一种方式。

但是,当你经常拿自己的职业和别人比较时,你可能会受到嫉妒的煎熬,认同他人取得的成就可能会让你感到自卑。根据近期的一项研究,超过75%的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对他人产生过嫉妒之心。尽管嫉妒心理可以成为某些人的动力,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嫉妒可能会阻碍他们成功。下文提供了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阻止比较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让嫉妒心理为你所用。

不再为嫉妒感到羞耻

让自己完全不产生嫉妒心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控制嫉妒带来的羞耻感,往往羞耻会让问题更加糟糕。你必须冷静地接受这种令人不舒服的感觉,但避免与之而来的羞耻感,以免将一时的嫉妒心理转变成长期问题。

近期有研究表明,我们更容易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嫉妒的情绪,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反而嫉妒心理不会那么严重。例如,得知同事将在几周后晋升并担任你的理想职务,会让你产生更多嫉妒情绪。然而如果你得知同事已经获得升职了,嫉妒情绪反而不会那么强烈。并且当你产生嫉妒心理时,如果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 这种原本人类都会产生的正常情绪就会变成痛苦的自我厌恶和羞耻感。

要提醒自己。尽管你不能控制嫉妒的情绪,至少你可以选择不要因此而产生羞耻情绪。当你耐心地允许自己对某件事产生嫉妒的情绪,并避免产生容易带来长久负面影响的羞耻感,这种不适的感觉也会慢慢消失。

把比较心理转换成好奇心理

为了避免由于比较而产生自我挫败的感觉,你需要考虑为什么别人会让你产生这种嫉妒的心理,并探究他们的经历是否能够对你今后的道路有所帮助,而不应该妄自揣测他们获得的成功会减少自己成功的几率。

29年前我还是一位大学新生,当时我和这几位同学住在同一层:一位现在成了一家全国性新闻网站的女主播,另一位是中东驻美国大使,还有一位负责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这只是我在少年时期有幸认识的几位成功人士,而那时我们都对未来职业会如何发展一无所知。

尽管在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的职业和他们不同,我当时却掉入了比较的陷阱,用不同的指标衡量我们各自取得的成功(如名誉、金钱和成就等),仅仅是因为我们曾经是同学。但正如我向其他优秀的领导者建议的那样,将他人的成功解读为自己不如他人是具有局限性的。相反,我可以选择将自我分析转变为对外的好奇心理。

一旦我好奇为什么我会认为他人的经历比我自己的更重要,我就会发现别人的故事能反映出我的价值观念和兴趣。于是我想到了自己作为高管导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人生历程能够为我选择的事业带来哪些帮助。这一思考过程让我进一步思考,我如何对他们所在的媒体、娱乐、外交和风险投资领域进行指导。

很快我就对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兴奋不已,而不再只是对自己进行指责,因为我选择对引发我进行比较的关键因素进行思考。我意识到我们都难以预料自己成功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成功就像鸡尾酒,都混合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坚持、韧性甚至幸运。

接近你嫉妒的对象,不要疏远

为你嫉妒的对象感到高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这加深了自己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工作内容相似、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获得成功容易令人产生更加强烈的嫉妒情绪,所以大家一般会采用疏远的态度,而不是从这种关系中受益。

我曾经指导过一位在财富500强公司长期任职的副总裁,他的新老板是之前自己的一位女同事。他一直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他的新老板比较,并且避免和他的老板接触,甚至考虑辞职。

经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他并不想要取代她成为高级副总裁,他也认同他老板的工作能力。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认为公司的CEO 会认为他与他的新老板相比,缺乏工作能力和工作动力。他嫉妒他的老板,并不是因为他想复制她的成功,而是想要得到来自上层的认可(即CEO)。考虑到这一点,他决定走近这位新老板,并向她倾诉了自己的苦恼。

他的老板非常感谢他能够坦诚地向她承认自己的恐惧,而不是暗自对她抱有情绪。另他感到惊讶的是,他的老板肯定了他并说道,“我敬重您的智慧和经验,不想失去你这个同事。让我们互帮互助,让CEO认可我们吧。”

将嫉妒的对象视为你人生道路上的同伴,而不是威胁你成功的人,一开始可能会感到痛苦,但这有助于未来的成功。如果你一直避免和他人进行比较,你也可能会错过那些成功人士想要帮助你的机会。

把你的职业当成投资组合,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当你通过工作认同自身的价值时,每当有人在工作上超过你,你就会感到失望。但如果你将自己的职业定义为时间和人才投资的多样化组合,能够为世界带来价值,那么在某些领域不如别人时,在另一领域的长处会让你不那么痛苦难过。

以财富500强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彼得为例,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公司,但为他的职业发展而感到苦恼。他的工作能力很强,但他所在的公司迟迟不将他升职为副总裁,因为公司传统上副总裁的职位很少,副总裁以上的职位更是凤毛麟角。

彼得开始沉不住气,总是把自己和认识的其他公司获得晋升的人比较,但他不想离开自己的公司,因为他很愿意在这家公司工作。

考虑到将自己的职业视为一系列组合而不是一份工作,彼得想到了自己在人力资源相关问题上的专长。业余时间,他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撰写博客。几个月后,一位志趣相投的人力资源专家联系了他,并和他一起做起了播客。

彼得的老板看得出彼得仍对工作尽心尽力,于是她支持彼得继续写作,甚至与公司高管分享了他的文章以提升他的形象。获得这些积极反馈令彼得感到很高兴,并开始将自己的职业视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投资组合。无论他最终决定是否决定留下,这都会增加他的未来价值。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职业生涯。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比较”的恶性循环时,遵循上述策略可以帮助你减少不适,并有效利用嫉妒心理。

关键词:自管理职业心理

Nihar Chhaya|文

Nihar Chhaya,高管导师,曾指导美国航空、可口可乐、通用电气和戴尔等国际公司的高管,曾是F500公司人才发展部门的负责人,现任PartnerExec的总裁,帮助领导者学习人际关系,以获取卓越业务和战略成果。

Yiwei |译周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