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动画制作公司都从事外包。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文娱”(ID:hi3wyu),作者:依依。

菲律宾许多动画制作公司都从事外包,外包业务市场规模达3.92亿元。

菲律宾拥有着巨大的动画消费市场潜力。

以2019年的数据为基准,菲律宾拥有1亿811万人口,其中14岁以下的人口就有3294万,占据总人口数的30.4%。他们是动画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菲律宾的性别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平均,无论是男童市场(15.6%)还是女童市场(14.8%)都具有很好的竞争空间。

菲律宾的经济从2012年开始,每年以平均6.45%的速度增长,而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9%,中 产阶 级的人口也逐渐增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随着增多。 

但是,在菲律宾具有高人气的作品依旧是好莱坞作品,如2019年的《冰雪奇缘2》(1.15亿元)、《狮子王》(7188.02万元)、《玩具总动员4》(3057.18万元)、《爱宠大机密2》(513.88万元)等动画电影占据了菲律宾动画电影票房的前几位。

我们再来看看菲律宾本土动画电影的发行情况。

在2000年之前,菲律宾制作的本土剧场版电影只有两部,题材也主要围绕着冒险。2000年之后,得益于多种政策和专业教育的成熟,本土动画电影的制作也逐渐增多,从201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出品一部动画电影。但2018年之后就还没有再出现新的动画电影了。

为什么拥有成熟动画制作技术和廉价人力成本的菲律宾,却没能制作出更多的本土动画电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融资困难

  • 发行渠道单一

  • 缺乏对3D制作相关软、硬件的投资

虽然菲律宾很重视动画制作产业,但许多动画制作公司都从事外包工作,以人员较少的工作室为主要经营单位,很难形成规模较大的企业。

此外,流通渠道上,除了公共电视频道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流通方式,而各大电视台也更趋向于播放从海外引进的动画作品。

这些因素都成为了菲律宾本土动画很难快速发展的原因。所以也有一部分公司开始另辟蹊径,选择与国外的动画公司共同制作。《Barangay 143》就是菲律宾的SI Studio和日本朝日电台共同制作的动画。

左:动画原作;右:改编游戏

不仅如此,该企划从一开始就以打造IP为目的,动画出品的同时同名手游也随即上架。Barangay143还特意为作品开通了独立主页,还积极举办线下的篮球比赛,邀请出演声优举办演唱会等活动。这和以往菲律宾本土的运营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菲律宾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

菲律宾动画诞生之初,主要被用于广告制作中。到1960年,马科斯政府开始将动画用作宣传爱国教育用的主要工具。随着菲律宾的动画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许多动画制作工作室从1980年开始承接一些海外动画制作公司的转包业务的工作。

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电视动画则诞生在1986年——Gerry Garcia制作的《Panday》。第一部动画电影《Adarna》则在9年后的1997年诞生,也是由Garry Garcia制作。因此,Garry Garcia成为了菲律宾动画的先驱者。 

《Panday》在菲律宾语中是大队长的意思,是Gerry Garcia根据本土的超级英雄题材的同名漫画改编的作品,原著漫画是由菲律宾漫画家Carlo Caparas创作。这部漫画作品在1987年(RPN)、2005年(ABS-CBN)、2010年(GMA Network)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动画在各家电视台播放。

Gerry Garcia在本土动画上的创作也没有停歇,先后在2008年(《Dayo: Sa Mundo ng Elementalia》、《Dayo:Sa Mundong Elementalia》)、2010年(《RPG Metaanoia》)、2011年(《Kapitan Torpe》)、2014年(《Niko: The journey to Magika》)、2015年(《Manang Biring》)、2016年(《Saving Sally》)、2018年(《Pagilsan》)上映了多部动画电影。

由于菲律宾特殊的历史背景(曾沦为西班牙与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的动画制作从业者都熟练地掌握着英语能力,并且能够准确的理解以西方文化为底蕴的动画内容,所以才能够在1980年开始,承接到许多美国动画制作公司的转包业务。

虽然一开始能够承接到的业务只是一些笔绘(penciling)、上色(inking)、绘画(painting)等手工作业的内容,但到了1990年,菲律宾迎来了动画转包业务的黄金发展期,也开始能承接到一些前期制作(Pre Production)和后期制作(Post Production)等重要的工作内容。到了2016年,动画转包业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92亿元(5600万美元),到了2022年预计将达到8.82亿元(2.26亿美元)。

而这一切的成绩自然是离不开从业者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菲律宾政府的大力扶持。

菲律宾工商部和菲律宾创造产业委员会将动画产业、广告、电影、游戏开发、平面设计选为菲律宾的5大主要创造产业,并设立了在2030年之前在整个东盟实现市场规模第一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方面,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技能教育委员会也制定出针对相关人才教育的课程和方案。如《两年制标准动画教育课程》、《标准教育及评价课程》等。以培养出更多、更专业,也具有更高级技能的专业人才。

同时,为了提高菲律宾政府极为重视的BPO产业的竞争力,TESDA还将动画及游戏开发产业定位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通过引进海外的标准教育课程,还将动画制作以2D和3D来区分,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教育阶段,以进行细致的管理。

2002年,第一届Philippine Graphic Expo举办以后延续至今,到了2007年还举办了Animahenasyon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研讨会、Semana、展览会、颁奖仪式等内容。

一方面致力于提供一个让从业者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一方面通过为优秀的动画人颁奖等形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动画人的行列中,并激励那些从业者们更加努力原创作品。活动中,还会播放一些从各大院校选拔上来的优秀动画作品。

在菲律宾一系列的努力下,奈飞将《Dino Girl Gauko》(译:恐龙女孩)的制作委托给菲律宾的Synergy88工作室,从2019年11月开始在奈飞提供服务,截止至现在共播放了2季(39集)。该作品集合了日本的原著漫画、菲律宾Synergy88、新加坡Auguest Media,以及奈飞,不同国家的4个工作室共同制作。

菲律宾动画制作工作室现状

美国的迪士尼、漫威、华纳兄弟、环球影视、Hanna-Barbera、Cartoon Network等主要动画制作公司都与菲律宾的外包工作室有着合作关系。随着市场对动画产业的需求逐渐增多,菲律宾的外包公司数量也逐渐增多。

因此,菲律宾的动画外包工作室对外国动画制作公司的依赖度很高。1983年,澳洲的动画制作公司Burbank Animation就在菲律宾建立了子公司。此外还有日本的东映也在菲律宾设立了子公司Toei Animation,本土公司Top Peg Animation则选择了与迪士尼电视联手。

(ToeiAnimation参与制作的部分长篇动画作品)

(参与制作的迪士尼电视动画)

1998年设立的有线电视台Animax,是亚洲地区第一个24小时播放动画的电视频道,主要播放由日本索尼娱乐、三井、东映、TMS娱乐制作的日本动画,然后在2004年正式进军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市场。而且在菲律宾当地,日本索尼娱乐选择与ACCION合作,负责在当地的运营工作。

菲律宾的ABC-CBN在2005年设立的第一个付费动画专门频道ABC-5,以“所有的动画都用菲律宾语配音”标榜。2011年 又设立了一个付费的动画频道Yey!TV,播放的动画中70%都是日本动画。

截止至2016年,菲律宾的动画外包工作室的销售额达到了1.85亿元(2640万美元),由100多家工作室、11000多名从业者创造。其中2D动画的制作占据了55%。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从各大院校和专业学校涌入市场。其中的77%的人才由5个头部的制作公司掌控。

在菲律宾,拥有动画相关专业的大学共有35所,而且许多工作室也通过开设专业学校的方式为自己的工作室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