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企应高度重视现金流安全,加强现金流管理,将加快销售、提高经营效率作为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8月3日,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与《2020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1860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2.8%;销售额均值为62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9.1%,融资成本依旧低于去年同期。

01 销售:头部强竞争,尾部“走钢丝”

1—7月,销售额破千亿的房企共有1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百亿房企达到125家,50亿以上房企为156家。

从数据上看,房企不同阵营的分化持续加剧。千亿阵营中的18家房企,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5.5%。第一阵营(500-1000亿)共21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2.3%。第二阵营(200-500亿)有30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2.9%,实现回正。

2020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7

而第三阵营(100-200亿)和第四阵营分别为56家和31家,销售额均值分别为141.7亿元和73.2亿,同比分别下降6.8%和9.0%。

在梯队门槛上,TOP100门槛值为139.9亿元,同比下降10.1%。在TOP30之后,门槛值均有所下降,TOP30房企、TOP50房企、TOP100房企门槛值分别为556.1亿元、393.8亿元、139.9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降低10.4%、3.1%、10.1%。

而TOP10房企门槛值为1335.7亿元,较上年增长6.3%,这表示头部房企竞争更加激烈。

02 拿地:第二阵营激进拿地,第一阵营手握“余粮”

在拿地方面,2020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860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2.8%。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2%。

50家代表房企1-7月月均拿地均值为1981.1亿元,略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其中,31家房企2020年1-7月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奥园、融信、绿城、龙光前7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逆势拿地扩储。

19家房企月均拿地金额不及去年,其中仁恒、新希望、万科、世茂、富力、建业等6家企业前7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减少50%以上。

2020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分阵营来看,TOP11-20房企投资最积极。前10房企规模持续领先,土储充足,发展更趋稳健,拿地强度最保守,拿地销售比仅有32.2%;而其他三个阵营企业对规模的适度增长仍存在需求,部分企业拿地意愿仍较为积极。

其中,TOP11-20房企拿地销售比达61.3%,为各阵营最高,绿城拿地销售比超过100%,旭辉超过70%;TOP21-30房企拿地销售比也显著高于平均值,达50.1%。

此外,部分房企还在通过收并购增加土地储备。2020年3月,金茂以68.5亿元收购中化集团下属武汉化资100%股权,获取青岛、天津、武汉3宗资产,其中天津和武汉项目为已达到预售条件的在建工程。4月以来,绿城以41亿元向新湖中宝发起3起收购,获取位于上海、沈阳、南通的多个项目。5月,奥园与京汉股份签约,以11.6亿元获得29.3%股权,京汉股份在全国共有约18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

03 信贷: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近三成,海外债持续恢复

在房企发债上,今年1-7月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9.1%,海外债发行规模连续三个月增长。房地产行业信用债发行总规模3799亿元,同比增长16.4%,海外债发行规模2966亿元,同比下降24.4%。

从7月来看,信用债融资成本继续回升,但规模较大、财务稳健的房企融资优势依然明显。

2020年1-7月,房地产行业信用债平均利率为4.44%,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海外债平均利率为8.16%,同比下降0.83个百分点。

7月,信用债平均利率5.13%,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海外债平均利率8.4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其中,保利、招商蛇口等企业信用债融资成本均在4%以下,绿城、雅居乐等企业海外债融资成本均在6%以下,明显低于行业均值。

总体来看,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重申“房住不炒”,同时,本月部分城市加码房地产调控,叠加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现金流安全仍为当前房企经营的重中之重,其中布局广泛、财务稳健、资本市场评级较高的房企更易获得优质资金支持。

未来,房企应高度重视现金流安全,加强现金流管理,将加快销售、提高经营效率作为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